第126章:三番对决证真章,金针破妄显医心
辰时的日头刚爬过医棚的竹顶,金色的光线透过缝隙洒在地上,映得药锅旁的铜勺泛着冷光。医棚前的空地上早已挤得水泄不通,百姓们踮着脚、伸着脖子,连外围的老槐树上都爬了几个半大孩子——今日是苏婉清与柳乘风比试医术的日子,全县的人都想看看,这位救了数百人的“女神医”,能不能赢过出身太医世家的柳大人。
县尊坐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,手里拿着惊堂木,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,高声道:“比试规则昨日已说清,三局两胜定输赢,本府为公证人,确保公平。现在,第一局,诊脉辨因,开始!”
话音刚落,两个衙役就领着三个蒙着黑布的患者走上台,分别坐在苏婉清和柳乘风面前的木凳上。柳乘风穿着一身月白锦袍,腰间的鎏金腰牌晃得人眼晕,他先是慢条斯理地掏出一块帕子擦了擦手,才慢悠悠地将手指搭在第一个患者的手腕上,眼皮都没抬一下。
不过片刻,他就收回手,嘴角勾起一抹不屑:“患者甲,风寒入体,外感束表,故高热咳嗽,需用麻黄汤发汗解表,三日可愈。”说罢,他提笔在纸上写下病因和药方,递给旁边的衙役。
接着是第二个患者,柳乘风依旧是片刻就得出结论:“患者乙,饮食积滞,脾胃不化,故腹胀便溏,用保和丸消食导滞即可。”第三个患者他更是连脉都没把够半刻,就断言:“患者丙,肝火上炎,扰及清窍,故头痛目赤,龙胆泻肝汤主之。”
三言两语间,柳乘风就完成了诊脉,他放下笔,挑衅地看向苏婉清:“苏姑娘,该你了。别让大家等太久,毕竟……不是人人都有闲工夫陪乡野医者耗着。”
苏婉清没有理会他的嘲讽,而是走到第一个患者面前,轻轻掀开患者蒙眼的黑布一角——那是个中年汉子,脸色潮红,嘴唇干裂,呼吸间带着粗重的喘息。苏婉清没有立刻搭脉,而是轻声问道:“大哥,你咳嗽时痰是什么颜色?有没有觉得胸口发闷、身体发沉?”
汉子愣了一下,随即点头:“姑娘说得对!我咳的痰是黄稠的,胸口像压了块石头,连走路都觉得累,身上还黏糊糊的难受。”
苏婉清这才将手指搭在他的手腕上,指尖感受着脉搏的跳动——脉象滑数,有力却带着滞涩,是湿热困脾的典型脉象。她又让汉子伸出舌头,只见舌苔黄腻,铺满了整个舌面,更是印证了她的判断。
“你不是风寒,是湿热困脾。”苏婉清收回手,语气肯定,“湿热郁积在体内,不得宣泄,才导致高热咳嗽,痰黄稠、身重胸闷都是湿热的症状。若是用麻黄汤发汗,只会让湿热更难排出,反而加重病情,需用连朴饮清热化湿,佐以健脾之药,方能见效。”
柳乘风脸色微变,却仍嘴硬:“你不过是听他说了几句症状,就妄下结论,算什么医术?”
“医术本就是望闻问切结合,岂能只靠脉象断病?”苏婉清没有理他,继续为第二个患者诊脉。这是个老妇人,她搭脉时特意多等了片刻,又问了老妇人几个问题:“大娘,你腹胀是饭前更重还是饭后?有没有觉得浑身没力气、不想吃饭?”
老妇人叹了口气:“姑娘,我不管饭前饭后都胀,连粥都不想喝,浑身软得像没骨头,夜里还总醒。”
苏婉清点点头,对县尊说道:“患者乙并非饮食积滞,而是脾虚失运。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才导致腹胀乏力、食少难眠,需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,而非保和丸这类单纯消食的药。若只用保和丸,只会耗伤脾胃正气,让病情反复。”
最后是第三个患者,一个年轻书生,苏婉清搭脉后,又仔细看了他的眼底和舌苔,问道:“你头痛是不是两侧更重?有没有觉得头晕、看东西模糊,月经量也比以前少?”
书生惊讶地睁大眼:“姑娘怎么知道?我头痛确实是两边疼,看书久了就头晕眼花,这两个月月事也来得少,颜色还淡。”
“你这是血虚头痛,不是肝火上炎。”苏婉清说道,“血虚不能濡养头部,才导致头痛头晕、目眩经少,舌苔淡白、脉象细弱都是佐证。若用龙胆泻肝汤,苦寒伤血,只会让血虚更重,需用四物汤加首乌、枸杞补血养血,头痛自止。”
三诊完毕,苏婉清将自己的诊断和依据一一写清,递给县尊。县尊拿着两份诊断书对比,又让衙役去询问三个患者的日常症状,结果与苏婉清所说分毫不差,反而柳乘风的诊断与患者实际情况完全不符。
“第一局,苏婉清胜!”县尊敲响惊堂木,高声宣布。
百姓们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,“女神医”的喊声此起彼伏。柳乘风的脸涨得通红,他死死攥着拳头,低声道:“不过是运气好,懂得问症状罢了,下一局开方,我看你还怎么赢!”
第二局开方,衙役领来两个瘟疫轻症患者,都是高热不退、伴有呕吐的症状。柳乘风这次不敢怠慢,他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症状,又把了半刻钟的脉,才提笔写下药方——用的是太医院的“瘟疫通用方”,药材名贵,有犀角、羚羊角等寻常百姓见都见不到的药材,剂量也下得颇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灵泉神医: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灵泉神医: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