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:立规明矩促发展,奖惩分明暖人心
深秋的清晨,药坊后院的银杏叶落了一地金黄。苏婉清坐在木桌前,手里翻着首批药材的收购记录,眉头微微蹙起。记录上显示,五十户村民的药材合格率差异极大:李大叔、张婶等勤快的村民,药材合格率高达九成五,根茎饱满、无杂质;而像刘二这样偷懒的村民,合格率仅六成,药材里混着杂草、碎石,甚至还有未成熟的嫩茎,分拣时浪费了大量人力。
“要是一直这样,不仅会影响药材品质,还会让认真种的村民心里不平衡。”苏婉清把记录推给对面的萧墨尘,语气里带着思索,“得制定个奖惩制度,奖优罚劣,才能让合作社长久发展。”
萧墨尘拿起记录,指尖在“合格率”一栏顿了顿,赞同道:“确实该立规矩。之前大家都是凭着一股热情种,没明确标准,难免有人偷懒。制度要公平,既要让努力的人有回报,也要让懈怠的人有改进的动力。”
当天上午,苏婉清就召集了里正、李大叔、张婶等十位村民代表,在药坊开会讨论制度细节。里正坐在主位,手里摩挲着烟袋,先开了口:“婉清姑娘,你说的对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咱们得定个明白账,谁种得好就奖,种得差就罚,这样大家才服气。”
“我觉得首先得明确合格率怎么算。”李大叔接过话头,他种的黄芪合格率最高,最有发言权,“比如黄芪,得去掉杂质、切掉烂根,剩下的优质部分才算合格,不能把带泥带草的都算进去。”
苏婉清点点头,拿出提前写好的草稿,念道:“我初步想了三条:第一,药材合格率达90%以上,除了保底价,额外奖励五文钱一斤;第二,合格率低于70%,下一季就取消种苗供应资格,得等改进后再申请;第三,要是发现用普通种苗冒充灵泉种苗,不仅要全额赔偿损失,还要永久退出合作社。大家看看,这样行不行?”
“五文钱一斤!这奖励不少啊!”张婶眼睛一亮,她上次两百斤金银花卖了十二两,要是能拿奖励,就能多赚一贯钱,够给儿子买两本学堂用的四书了。
“取消资格这条会不会太严了?”有位年长的村民代表犹豫道,“万一有人是因为天气、病虫害才种不好,不是故意偷懒呢?”
苏婉清早考虑到了这点,补充道:“这个可以灵活些。要是因为天灾、病虫害,提前跟我说,我们会派技术员帮忙解决,不算在惩罚里;但要是因为偷懒、不按技术种导致合格率低,就得按制度来。而且取消资格也不是永久的,只要下一季愿意改进,跟着技术员学,还能重新申请种苗。”
大家听了,都觉得这制度既严格又有人情味,纷纷点头同意。萧墨尘还特意补充了“监督机制”:由李大叔牵头,选五位负责任的村民组成监督小组,每周去地里巡查两次,记录浇水、除草情况,收购时现场核算合格率,确保公开透明,没人能钻空子。
制度定好后,苏婉清特意让人写了十几份告示,贴在村口、药坊、合作社地块等显眼处,还让小草挨家挨户通知,确保每户村民都知晓。
告示贴出的第二天,刘二就揣着愧疚找到了药坊。他低着头,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布巾,声音闷闷的:“婉清姑娘,我知道错了。之前我偷懒,除草不及时,浇水也没按规矩来,才让药材长那么差。我想问问,下一季我还能种吗?我保证好好学、好好种,再也不偷懒了。”
苏婉清看着他诚恳的样子,心里软了下来。她从柜里拿出一本“种植手册”,递给刘二,耐心道:“制度里说取消下季资格,是希望你能吸取教训。这半个月,你跟着李大叔学,他去地里巡查时你跟着去,看看他怎么浇水、怎么除草、怎么分辨药材成熟度。等下季申请种苗时,你得先通过李大叔的考核,证明你真的会种了,才能给你种苗。”
刘二连忙接过手册,像宝贝一样抱在怀里,眼眶有些发红:“谢谢婉清姑娘!我一定好好学,不辜负你和李大叔的期望!”
从那天起,村里多了个勤快的身影:天刚亮,刘二就跟着李大叔去地里,李大叔教他怎么看土壤干湿、怎么判断杂草根系深浅,他都拿着小本子记下来;傍晚,他还会去张婶家请教金银花的修剪技巧,连吃饭时都在琢磨手册上的种植步骤。
为了让制度落地,苏婉清还任命李大叔为“合作社组长”,负责日常监督和技术指导。李大叔做事认真负责,每天都会提前去地里转一圈,发现谁家的药材有问题,立刻帮忙解决:比如张婶家的蒲公英叶子发黄,他一看就知道是浇水过多,教她“见干见湿”的浇水法;隔壁王大娘的黄芪长了蚜虫,他赶紧去药坊拿了艾草煮的驱虫水,教她怎么喷洒。
监督小组的巡查也很严格。每周两次,他们会带着小秤、账本去地里,随机抽取几株药材,现场称重、分拣,核算合格率,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,每一页都要村民签字确认,确保没人有异议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灵泉神医: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灵泉神医: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