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海之战的尘埃,终告落定。
纠缠了无数岁月,如同宇宙双生毒瘤般的归墟与幽冥,最终竟以回归本源、化为维系源海平衡一份子的方式,迎来了它们的终局。
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充满了宇宙级讽刺,却又暗合大道循环的、奇异的“圆满”。
秦源因强行引动整个源海的磅礴伟力,补全那象征着宇宙平衡的混沌核心,消耗过于巨大,陷入了深沉的睡眠。
他小小的身躯蜷缩在母亲怀中,呼吸平稳而悠长,仿佛只是经历了一场疲惫的嬉戏。
眉心的混沌核心符文已然完整,深邃复杂,此刻正随着秦源的呼吸,如同拥有生命般微微明灭,散发出柔和而浩瀚的混沌意蕴。
这符文与整个源海之间,似乎建立了一种无形的共鸣桥梁,源海那无尽的法则气流,正以某种难以察觉的方式,缓缓滋养、温养着他的灵体,显然,他正在被动地消化着这份前无古人的巨大造化。
秦婉儿静静地伫立着,怀中是沉睡的儿子,目光却投向师尊董砚那彻底消散、与天道残意及众生信念完美相融的虚影方向。
心中百感交集,有胜利的释然,有对未来的期许,但更深处的,是一丝难以完全化开的离别之涩。
秦婉儿整理衣冠,怀着最深的敬意与感激,朝着那片空茫的星域,深深地、郑重地拜了三拜。
师尊的身影虽已不见,但他那“以人道补天道”的圣贤之道,他那舍身守护的浩然正气,已然如同不灭的烙印,深植于秦婉儿的道心之中。
不舍渐化为力量,秦婉儿知道,师尊以另一种形式获得了永恒,而她脚下的路,承载着更多的期望与责任,必须坚定地走下去。
当务之急,是返回那片濒临崩溃的故界。
天道崩塌,法则紊乱,亿万苍生正处于水深火热、生死倒悬的绝境之中。必须尽快利用手中已然完整的混沌核心与源初之契的力量,修复那片生养他们的天地,重塑秩序,为残存的文明火种争取生机。
然而,归途并非来路,注定不会平坦。
来时所倚仗的流光梭早已在之前的劫难中化为宇宙尘埃,此刻的秦婉儿,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,带着怀中这关系着宇宙未来的“混沌核心”,横渡这危机四伏、浩瀚无垠的冰冷虚空。
尽管经历了源海的洗礼,实力已然稳固在天人境巅峰,对混沌之力的掌控更是不可同日而语,但独自携带一个正处于关键蜕变期的秦源进行如此长途的跋涉,其风险依旧巨大,不容丝毫懈怠。
秦婉儿凝神内视,凭借着星枢传承的星图和对虚空更深层次的理解,仔细辨认着方位。
最终,秦婉儿选择了一条相对而言能量乱流较少、已知危险星域绕行较远的路线。
这条路或许会耗费更多的时间,但为了秦源的安全和稳妥返回,这是必要的代价。
深吸一口源海边缘那依旧精纯的混沌气息,秦婉儿再次撑起混沌之力护罩,将秦源小心翼翼地包裹其中,一步踏出,身影便融入了永恒的黑暗,踏上了这条孤独的归家之途。
这一次的航行,与来时的心境和感知已然大不相同。
或许是因为秦源体内那完整混沌核心无意识散发出的、亲近万法的气息影响,又或许是秦婉儿自身境界提升、感知力变得更加敏锐玄妙,她在穿越一片片死寂星域时,开始注意到一些以往被她忽略的、极其微弱的“生机”细节。
在一些巨大的星辰残骸内部,在某些能量稀薄到几乎无法生存的星云带边缘,甚至是在一些早已冷却、遍布撞击坑的流浪陨石深处,秦婉儿偶尔能捕捉到一丝丝如同风中残烛般、却又顽强闪烁的生命波动。
那并非强大的星兽或充满攻击性的虚空生物散发出的能量信号,而是一些更加渺小、更加卑微,如同宇宙蜉蝣般、挣扎求存的智慧生命痕迹!
他们如同宇宙的隐士,躲藏在陨石内部开凿出的狭窄洞穴里,依托着废弃星舰那相对坚固的残骸建立着小小的、物资匮乏的聚集地,甚至利用某些星兽巨大的骸骨作为天然的庇护所。
这些自称为“虚空遗民”的群体,文明程度参差不齐,有的还保留着些许原始的科技,有的则似乎退化到了依靠本能和简单图腾信仰的地步。
但他们都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——对“归墟”那特有的死寂、吞噬气息,有着刻入灵魂骨髓的恐惧;同时,对于任何来自外界的、稍显强大的能量波动,都抱有近乎本能般的、极度的警惕与排斥。
在一次穿越小行星带的旅程中,秦婉儿被一个建立在某种巨大、早已石化星兽头骨内部的小型聚落散发的微弱生命信号所吸引。
秦婉儿收敛了绝大部分气息,如同羽毛般悄然靠近。她的到来,尽管已经足够小心,却依旧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巨石。聚落内,那些穿着用各种布料拼凑而成的简陋服装、手持粗糙尖锐骨矛的遗民们,如同受惊的巢鼠,瞬间骚动起来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满级儒圣,我的力量是读书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满级儒圣,我的力量是读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