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舟掠过重建中的云州城上空。
城池轮廓初具,街道上行人匆匆,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对未来的迷茫。
几处新开的蒙学堂内,传出孩童稚嫩却略显刻板的诵读声。
“克己复礼,唯命是从,尊卑有序,不可逾越…”
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,金榜题名时,方为人上人…”
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身怀异能,近之不祥…”
声音整齐,却缺少了孩童应有的灵动与好奇,反而透着一股压抑的驯服与功利。
无形的毒瘴,已然弥漫。
飞舟悄然降落在城郊一处僻静山林。渊与秦婉儿换上了朴素的布衣,收敛了气息,如同寻常的游学士子与姐姐,步入城中。
他们首先来到城中最大的“明理蒙学堂”。
学堂内,一位面容古板、眼神严厉的老夫子,正手持戒尺,监督着数十名孩童诵读那被篡改过的《训蒙辑要》。
孩子们小脸紧绷,眼神躲闪,机械地重复着字句,空气中弥漫着恐惧与压抑。
秦婉儿以“愈”字真意悄然感知,眉头紧蹙,传音给渊:“孩子们的心灵…被恐惧和功利束缚了,灵光黯淡,那扭曲的意念如同灰色的藤蔓缠绕着他们纯净的心田。”
渊点了点头,暗金色的眼眸清澈,洞悉着那些无形藤蔓的根源。
他并未直接闯入,而是拉着秦婉儿,在学堂窗外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坐下。
他解下背上的一个小布包,取出几块普通的木板和一把小刻刀。
在秦婉儿不解的目光中,渊的小手运刀如飞。
刻刀划过木板,木屑纷飞。他刻的不是文字,而是一幅幅简单却充满童趣的画面:
有孩童在溪边放纸船,有小鸟在枝头歌唱,有伙伴分享一块糖糕,有幼兽亲昵地依偎…画面质朴,却洋溢着温暖、自由、分享与仁爱的气息。
刻完最后一笔,渊将几块木板放在窗下阳光能照到的地方。
然后,他轻轻哼唱起一首曲调简单、充满生机的童谣,声音不大,却奇异地穿透了学堂内刻板的诵读声,如同清泉流淌进干涸的河床。
“风儿轻轻吹,纸船悠悠漂,漂过小石桥,去找鱼宝宝…”
“鸟儿喳喳叫,树叶沙沙摇,阳光金灿灿,草地软绵绵…”
“你分我糖糕,我帮你吹哨,大家都是好朋友,开开心心没烦恼…”
“小兔爱青草,小熊爱蜂蜜,大家不一样,都是好宝宝…”
没有大道理,只有最朴实的快乐、友爱与包容。
歌声清越,带着一种洗涤心灵的纯净力量,更蕴含着渊冰魄圣道那抚慰心神、驱散阴霾的秩序真意,以及圣心莲印那温暖人心的教化光辉。
学堂内。
那严厉刻板的诵读声,不知不觉停了下来。
孩子们茫然地抬起头,侧耳倾听着窗外那从未听过的、自由欢快的歌声。
他们黯淡的眼神中,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石子,荡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。
那缠绕在心田的灰色藤蔓,在歌声与窗外木刻画散发的温暖气息中,如同遇到了克星,开始不安地扭动、退缩!
讲台上的老夫子也愣住了,他从未听过这样的“歪歌”,本能地想要呵斥。
但那歌声中蕴含的纯净生机与祥和气息,竟让他积郁多年的烦躁心绪,也莫名地平复了一丝。
歌声渐歇。
渊站起身,拿起那几块木刻画,走到学堂门口。
他并未进去,只是将画板轻轻放在门槛外阳光最好的地方,让那些充满生机的画面完全展露出来。
“孩子们…”渊的声音温和,如同春风。
“下课了…出来…看看…阳光…看看…小鸟…也看看…这些…画…”
说完,他拉着秦婉儿,转身离去,留下一个干净温暖的背影。
学堂内一片寂静。
孩子们面面相觑,又看看讲台上有些失神的老夫子。
终于,一个胆子稍大的男孩,怯生生地站了起来,小声说:“先生…我…我想出去…看看那画…”
有了第一个,就有第二个,第三个…孩子们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,小心翼翼地绕过老夫子,涌向门口,围住了那几块木刻画。
“哇!这小船画得真好!”
“小鸟!还有小兔子!”
“他们在分糖吃!我昨天也分给阿牛吃了!”
“画上说,小熊爱吃蜂蜜,小兔爱吃草,大家都是好宝宝…跟我们念的不一样…”
“我觉得…画上说的…好像…更开心…”
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,小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好奇、惊喜与…困惑。
他们看看画,又看看学堂内那些冰冷的、要求他们绝对服从的书本…一种懵懂的、对“真善美”的本能向往,开始冲击那被强行灌输的扭曲教条。
心田中的灰色藤蔓,在真实的阳光与温暖的画面面前,开始大片大片地枯萎、消散!
老夫子站在讲台上,看着门口那群沐浴在阳光下、对着木刻画雀跃讨论的孩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满级儒圣,我的力量是读书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满级儒圣,我的力量是读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