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砚的目光,淡淡扫过一脸得意的王讲习,扫过面带审视的周文博,扫过周围那些或讥讽或好奇的面孔。他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,仿佛这突如其来的刁难,不过是清风拂面。
他微微抬头,目光似乎越过了漱玉阁华丽的飞檐,望向了澄澈高远的秋日晴空。天高云淡,风清气爽。
然后,他开口了。声音清朗,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,如同山涧清泉流淌,清晰地回荡在漱玉阁前:
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”
起句平平,却带着一种洞悉时空的苍茫感,瞬间让喧闹的场面安静了几分。
“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”
意境陡然开阔,由古及今,由天地及自身,洒脱自然。
“会桃李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。群季俊秀,皆为惠连;吾人咏歌,独惭康乐。”
笔锋一转,似在描绘文人雅集之乐,却又暗含一丝孤高。
“幽赏未已,高谈转清。开琼筵以坐花,飞羽觞而醉月。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?”
酒酣耳热,雅兴正浓,为引出下文铺垫。
“如诗不成,罚依金谷酒数。”
此句一出,阁内一些博学之士已然微微动容。这用典,这气度……
然而,董砚的吟诵并未结束。他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一种睥睨世俗、超然物外的豪情与哲思,如同洪钟大吕,震撼人心:
“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。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”
此言一出,如同惊雷炸响!直指人心贪欲!周文博眼中精光爆闪!
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
轰——!!!
就在董砚吟诵出这最后一句的刹那!
异象陡生!
漱玉阁上空,原本晴朗无云的天空,仿佛被无形的巨笔搅动!一股沛然莫御、堂皇浩荡的清气,如同天河倒卷,自九天之上轰然垂落!瞬间笼罩了整个漱玉阁及其周边区域!
清风徐来!不再是寻常的秋风,而是带着一种沁人心脾、涤荡尘埃的清新气息,仿佛蕴含着天地间最纯净的生机!吹拂在每一个人脸上,都让他们精神为之一振,连日来的疲惫和尘俗之气仿佛都被一扫而空!
同时,明明还是白日,一轮皎洁清冷的明月虚影,竟在漱玉阁正上方的虚空中,清晰地浮现出来!月华如水,柔和而清冽,虽无夜间之明,却散发着一种宁静、高远、涤荡人心的光辉,与那垂落的浩荡清气交相辉映!
清风!明月!
董砚赋文中所描述的“江上清风”、“山间明月”,竟在光天化日之下,以如此震撼人心的方式,显化于漱玉阁上空!
清风环绕,明月悬空!
整个墨香街,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!
所有声音都消失了。叫卖的商贩,行走的路人,漱玉阁门口那几个趾高气扬的学子,阁内等着看笑话的文人墨客、世家子弟……所有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,僵在原地!
他们张大了嘴巴,眼睛瞪得滚圆,难以置信地仰望着头顶那轮虚幻却无比真实的明月,感受着周身那涤荡尘垢的清风,仿佛灵魂都在这浩荡天威般的异象面前瑟瑟发抖!
“清…清风…明月…”王讲习面如死灰,嘴唇哆嗦着,手指颤抖地指着天空,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,仿佛随时会背过气去。
周文博更是浑身剧震,脸色变幻不定,震惊、茫然、难以置信……种种复杂情绪在他脸上交织。他死死地盯着天空中那轮明月虚影,感受着那精纯浩瀚的清气,又猛地看向台阶下那个依旧一脸平静、仿佛只是随口吟诵了一篇寻常文章的年轻书生。
这…这哪里是文章?这分明是引动了天地异象!引动了大道共鸣!
“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…”周文博失神地喃喃重复着最后一句,心头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!这篇即兴而作的赋文,不仅辞藻华美,意境高远,更蕴含着对天地大道、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见!其境界之高,立意之深,早已超越了他生平所见的任何文章!尤其是这引动清风明月的异象,简直是闻所未闻!
这年轻人…究竟是何方神圣?!
阁内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文人墨客,此刻早已面无人色,看向董砚的目光充满了极致的敬畏和恐惧。刚才那些嘲讽和戏谑,此刻都化作了无形的耳光,狠狠抽在他们自己脸上,火辣辣的疼!
董砚仿佛对头顶的异象和周围的死寂毫无所觉。他吟诵完毕,微微停顿,目光平静地扫过面如土色的王讲习和神情复杂的周文博,语气依旧平淡无波:
“即兴拙作,贻笑大方。告辞。”
说完,他不再看任何人一眼,转身,对着还处于呆滞状态的李石和林风微微颔首,便迈步离开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满级儒圣,我的力量是读书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满级儒圣,我的力量是读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