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玄的声音不算大,可众皇亲国戚听了此言,却面面相觑。
有的人的目光盯着了宁王,作为最后的一名藩王,若是他开口的话,那自然有重量些了。
也有的目光看向了后方的一些翰林院的老学究,期待他们能够走出来说两句。
事到如今,其实他们早就明白陛下会收拢权力了。
可收拢权力的话,那不得让他们这些皇亲国戚过上些好日子吗?
现在可好,不仅仅是护卫,就连土地,甚至是爵位都给他们全部扒干净了。
那以后他们能干什么?
真的如同陛下所说的那样去作仓管吗?
那些俸禄,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吗?
很明显,这些富裕惯了的皇家子弟,绝不会满意。
沉默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,压抑得让人窒息。
终于,在一片死寂中,一位须发皆银、老态龙钟的老者。
在身旁晚辈的搀扶下,颤巍巍地站了起来。
他身着象征极高辈分的紫色蟒袍,正是姬玄曾祖辈的荣恩郡王。
论辈分,在场无人能及。
“陛下,” 老郡王的声音苍老而沙哑,却带着一种倚老卖老的“耿直”,“老朽痴活百岁,历经三朝,有些话,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御座上的姬玄,又环视一圈在场的皇亲,仿佛在寻找支持。
“这天下,自然是陛下的天下。
然,陛下须知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
我等宗亲,与陛下血脉相连,同气连枝,乃是拱卫皇权最坚实的壁垒。
唯有我等与陛下利益与共,方能保江山永固,社稷长安。”
他声音渐高,带着悲天悯人的腔调:
“陛下今日此举,自断臂膀,无异于将自身置于孤家寡人之境!
老朽年事已高,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今日拼着这把老骨头,也要直言进谏!
实不忍见我先祖筚路蓝缕开创的大胤基业,因陛下操之过急的变革而动摇国本!
恳请陛下收回成命,另议藩王宗亲之制!
我等宗室,愿效仿古之藩屏,为陛下,为大胤,永镇四方!”
一番话,说得冠冕堂皇,将自身利益巧妙包装成对江山社稷的担忧。
他算准了,今日是除夕佳节,万民同庆,百官在场。
皇帝无论如何也要顾及“孝道”与“仁德”的颜面,绝不敢在此时对他这位百岁老人、皇室活化石动刀。
只要皇帝稍有迟疑,其他宗亲便会群起呼应,形成舆论压力。
更何况,若是陛下杀了他。
这以“孝”为治的大胤,陛下如何治理?
整个史书,又该如何记录此行。
只要陛下还要考虑下身后名,就不能在这里杀他。
可他没有探查清楚的是,姬玄可在登基不久,就将太后直接杀了。
而且是当着整个朝堂,百官的面前直接杀的。
怎么可能在意所谓的名声呢?
姬玄听得此话,脸色未变,可眼中的寒意更甚。
看着下方的那些皇亲国戚的,那些眼中露出了不满的皇亲国戚。
姬玄也明白了,这些习惯了优越感的人。
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人,就连宁王作为藩王,都见过人间疾苦,有抵挡东洋海贼的义务。
可这些郡王,从来都是只有权利,没有任何义务。
生活在那种情况下的他们的思想,早就被异化了。
大多数的皇亲国戚,都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。
他们的存在,就是祸害罢了。
这种皇亲国戚,能成为屏障吗?不过就是蛀虫罢了。
“哎,真可惜啊!”姬玄叹息一声。
他原本,还想多留几个同姓之人,点缀这寂寞宫闱的。
所以多了几分耐心,多了几分善良。
可惜了。
“荣恩郡王所言,似乎也有些道理。”姬玄露出了笑容,而后抬头看向了所有的皇亲国戚,道:
“既然如此,愿意留在京城之中,当朕的仓管的,那就继续宴席。
不愿意的,想要返回自己的领地的,那就走出来,让朕看看有多少人。
让朕看看,有多少人反对,是不是这个政策不太合理。”
姬玄声音不算洪亮,甚至带着一丝节日的慵懒。
此话一出,那些皇亲国戚愣了一下。
他们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好说话,心中有了侥幸。
果然,是他们齐心协力的话语起了作用。
他们身上同样流着皇家的血,帮助陛下统领天下,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刚刚不过是一个意外罢了。
在加上这里这么多的百官,陛下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。
当然,他们没有看的是,是宁王的脸。
宁王前两天才杀了一位皇叔,可不认为自己的六哥会有如此的好心。
当然,来参加宴席的皇亲国戚,一共两百余人,几乎所有人都朝着中心走去。
意思就是想要回到自己的封地,而不是待在京城之中。
他们低着头,不敢看姬玄,却又带着一丝赌徒般的倔强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傀儡皇帝?开局召唤董卓当暴君!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傀儡皇帝?开局召唤董卓当暴君!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