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宇宙共生树的嫩芽刚长出第三片新叶时,凡界新村的小麦田迎来了首次丰收 —— 林峰与苏清月正帮老农们收割麦穗,金黄的麦浪中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共鸣声:是超宇广场的 “民生钟” 在响,这钟声只在 “关乎超宇日常守护” 的时刻敲响,而非宏大仪式的召唤。
“是时候了。” 林峰直起身,擦了擦额头的汗,望着远处快步走来的林念月 —— 她刚从跨域生态带赶来,裤脚还沾着本源草的露水,手里攥着一本 “超宇守护日志”,里面记满了近半年她帮生灵解决的小事:帮凡界移民修灌溉渠、教年轻守护者调解本源纠纷、给跨域幼儿园设计 “共生课程”。
苏清月笑着递过一把麦穗:“超宇宙需要‘抬头看方向’的领路人,更需要‘低头干实事’的守护者 —— 这根接力棒,早该交到你手里了。”
所谓 “超宇宙守护圣尊”,并非 “权力的继承”,而是 “守护责任的延续”—— 是林念月用无数个 “蹲在田里、守在铺前、坐在课堂” 的平凡日夜,换来的生灵信任,是超宇宙 “日常共生” 最需要的角色。
第一幕:接棒契机 —— 从 “实践” 到 “认可” 的自然过渡
林念月的推举,没有刻意筹备的仪式,而是源于超宇宙 “日常守护” 的真实需求,每一份认可都来自她扎根基层的实践:
1. 生灵的 “日常依赖”
凡界新村的老农们,是最先提出 “让念月姑娘当守护圣尊” 的人 ——
“去年旱季,是念月姑娘带着守护者们帮我们挖了三天灌溉渠,手上磨出了泡都没停,不然我们的小麦早枯死了!”
“她还教我们用共生晶的光芒判断土壤湿度,现在我们不用再靠天吃饭,这都是她的功劳!”
跨域幼儿园的孩子们,也抱着自己画的 “守护画” 来找林峰:画上,林念月牵着灵植界的孩子、机械界的孩子、凡界的孩子,一起在超宇共生树下种小麦,旁边写着:“念月姐姐会陪我们种麦,会听我们说话,她是最好的守护者!”
甚至连刚融入超宇宙的 “域外共生群落”(此前被转化的域外生命),也派代表送来 “域外灵草”:“念月圣尊教我们用灵草与超宇土壤共生,让我们不再担心‘被排斥’—— 她懂‘如何一起活下去’,这才是守护的意义。”
这些 “来自日常的声音”,比任何天帝的推举都更有力量 —— 超宇宙的守护,不需要 “宏大的功绩”,需要的是 “知道生灵什么时候需要水、什么时候需要帮助” 的贴心人。
2. 守护日志的 “无声证明”
林念月的 “超宇守护日志”,成了最有力的 “推举信”——
3 月 12 日:凡界新村王大爷的灌溉渠堵了,带守护者用 “本源草纤维” 疏通,教他们 “堵渠要先找源头,就像解决问题要先听生灵说”;
5 月 20 日:跨域生态带的麦莲苗得了 “枯叶病”,和灵植界老农一起试了 5 种药方,最后用 “凡界草木灰 + 本源灵液” 治好,总结 “跨域植物要结合两边的办法”;
7 月 8 日:年轻守护者小岩和小雾因 “本源调解方法” 吵架,带他们一起帮老人修共鸣设备,让他们明白 “方法没有对错,能解决问题、让老人满意才是对的”。
荒衍翻看日志时,指着其中一页笑了:“你看,这里写着‘帮李奶奶修完屋顶,她留我喝了一碗麦粥,粥里放了雾态糖,很甜’—— 这就是守护圣尊该有的日志,不是‘今天推动了什么工程’,而是‘今天帮谁解决了什么事,喝了一碗什么粥’。”
3. 林峰与苏清月的 “放手与信任”
林峰没有给林念月 “特殊指导”,只送了她一把凡界麦种:“当年我在江城种莲,明白一个道理:守护不是‘教别人怎么种’,是‘陪着别人一起种,一起面对旱涝,一起等丰收’—— 这麦种你带着,种在超宇共生树旁,什么时候它长出麦穗,你就懂了‘守护圣尊’的真正含义。”
苏清月则将自己的 “维修手记” 送给她:“这里面记着我修过的‘难修的家电’,每一台后面都有一个人的故事 —— 修家电不是‘拧螺丝’,是‘懂用家电的人’;守护也不是‘管事情’,是‘懂需要守护的人’。”
第二幕:传承仪式 —— 共生树下的 “日常之礼”
仪式选在凡界新村的小麦田旁,没有高台,没有红毯,只有收割后的麦茬地、堆成垛的麦穗,以及赶来见证的生灵们 —— 他们不是 “观众”,而是 “参与者”,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件 “与林念月有关的小物件”:老农的镰刀、孩子的画、工匠的扳手。
1. 信物:“守护枝” 与 “实践印”
林峰从超宇共生树上,剪下一根带着新叶的枝条 —— 这根枝条曾被林念月用来帮凡界移民搭过 “小麦晾晒架”,枝条上还留着当时绑绳子的痕迹,故称 “守护枝”: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