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林峰再次睁开眼时,没有混沌圣境的本源光带,也没有灵植田的清香,只有窗外传来的广场舞音乐与楼下便利店的播报声 —— 他躺在老旧小区的出租屋床上,身上盖着洗得发白的蓝格子被,枕边放着一部掉漆的智能手机,屏幕上显示着 “2025 年,江城,晨光小区”。
“醒了?刚在楼下买了豆浆油条,快趁热吃。” 苏清月端着搪瓷碗走进房间,身上穿着简单的棉布围裙,头发用皮筋随意束在脑后,少了圣后的雍容,多了市井妇人的温和。她将碗放在床头,指尖不小心碰到林峰的手,两人同时笑了 —— 没有意识共鸣,没有能量波动,只有普通夫妻间的默契,像极了他们曾在莲香村与齿轮镇的偶遇,却又多了份 “朝夕相伴” 的踏实。
这次的 “轮回”,比之前更彻底 —— 他们置身于没有本源、没有灵能的现代都市,没有七态共生莲,没有本源灵蝶,只有钢筋水泥的楼房、熙攘的人群与柴米油盐的琐碎。林峰的身份是 “社区园艺师老林”,靠帮邻居打理阳台绿植、维护小区绿化带谋生;苏清月则在小区门口开了家 “阿清维修铺”,修些小家电、水管龙头,价格实惠,街坊邻里都爱找她。
“没有本源法则,只有人心的温度。” 苏清月递过筷子,笑着说,“我们要学的,是在没有光带指引的地方,也能找到共生的路。”
第一幕:都市初体验 —— 褪去光环的 “烟火日常”
初入都市的日子,充满了 “新鲜感” 与 “小笨拙”,他们像刚成年的年轻人,一点点学习现代生活的规则,每一次尝试都藏着平凡的乐趣:
1. “接地气” 的生存技能
林峰的 “园艺课”:第一次帮 302 室的张阿姨打理阳台绿萝,他习惯性地想 “感知植物本源”,却只摸到叶片上的灰尘 —— 张阿姨笑着教他 “绿萝不能浇太多水,看盆土发白发干再浇,叶子黄了就剪尖儿”,还塞给他一包 “生根粉”:“老林啊,养花和待人一样,得有耐心,急不得。” 后来他把在灵植界的 “莲苗间距法” 用到绿萝摆放上,让枝叶更通风,张阿姨的绿萝竟长出了新的气根,从此小区里找他养花的邻居越来越多。
苏清月的 “维修经”:维修铺刚开张时,她对着一台老式电风扇犯了难 —— 没有本源齿轮,只有生锈的转轴。楼下五金店的王师傅看不下去,拎着工具箱过来:“阿清,这得先拆网罩,滴点润滑油,再紧螺丝,你看……” 苏清月学得认真,还把 “跟着纹路来” 的机械界经验用到维修中,修过的家电不仅能用,还比别人修的更耐用,很快 “阿清修东西,靠谱” 的口碑就传开了。
2. 夫妻间的 “市井默契”
每天清晨,两人会一起去小区后门的菜市场:林峰负责挑新鲜的蔬菜,他能通过叶片的光泽判断新鲜度(灵植界的老经验);苏清月则擅长砍价,“老板,这番茄少五毛吧,我下次还来” 的软磨硬泡,总能让摊主笑着让步。傍晚收工后,林峰会帮苏清月看店,苏清月则会给林峰泡杯热茶,听他说今天帮哪家邻居修了花草,他听她说今天修了什么家电,没有宏大的话题,只有 “今天赚了多少钱”“明天要帮李叔修水管” 的琐碎,却比任何圣境对话都更温暖。
“以前在圣境,我们聊的是本源平衡;现在在这儿,我们聊的是番茄涨了价。” 林峰喝着热茶,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“可不管聊什么,本质都是一样的 —— 把日子过好,把身边人的小事放在心上。”
第二幕:邻里共生 —— 都市里的 “小多元”
现代都市没有十二界域的本源连通阵,却有 “一栋楼就是一个小共同体” 的温暖 —— 林峰与苏清月用多元宇宙的共生智慧,化解邻里间的小矛盾,让晨光小区变成了 “有温度的共生空间”:
1. 化解 “绿化带之争”
小区的中心绿化带,是邻里矛盾的 “重灾区”:广场舞大妈想占地方跳舞,遛狗的业主嫌狗屎没人清理,养鸽子的刘大爷还在树下搭了鸽笼,投诉声不断。物业调解了几次都没用,林峰主动站出来:
他提议 “绿化带认养制”:广场舞大妈认养东侧的灌木,负责浇水修剪;遛狗业主组成 “遛狗小组”,轮流清理狗屎;刘大爷则把鸽笼移到小区角落,还承诺定期打扫周边卫生。
他还在绿化带中间种上居民捐的花苗,有月季、茉莉,还有张阿姨送的绿萝扦插苗 —— 他说:“这绿化带就像咱们的‘小多元’,得大家一起管,才能好看。”
没过多久,绿化带变绿了,花也开了,广场舞大妈跳舞时会注意音量,遛狗业主会自带捡屎袋,刘大爷还会把自家种的青菜分给邻居。“以前觉得邻居就是陌生人,现在才知道,一起种棵花,关系就近了。” 张阿姨拿着刚摘的青菜,笑着说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