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沌本源大会进入最后一日,共生广场的氛围从 “热烈讨论” 转为 “庄重期待”—— 十二界域的天帝、三十余位核心学者与二十名普通生灵代表,围坐在由十二色界域石拼接的 “圆桌” 旁,桌上摊开的《混沌本源协议(草案)》已历经五轮修订,每一条款旁都标注着 “修改建议来源”:灵植界提出的 “本源开发限制”、荒芜界补充的 “弱势界域扶持”、云泽界域作为观察员提交的 “新界域适配预留条款”…… 墨迹虽淡,却字字透着 “多元共治” 的温度。
“这不是一份‘约束协议’,是我们给多元宇宙的‘承诺函’。” 林峰拿起草案,指尖划过 “本源共护” 章节,“上一章我们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,今天这份协议,就是要把‘理念’变成‘行动准则’,让每一个界域、每一代生灵都知道:守护本源,不是选择,是责任;共生共荣,不是口号,是义务。”
此时的草案,已不再是最初的 “框架性文本”,而是涵盖 “本源开发、资源分配、危机应对、新界域融入、违约追责” 五大核心模块的完整体系,每一项条款都经过 “提出 - 辩论 - 修订 - 表决” 的闭环,确保无一是 “强权强加”,全是 “共识凝聚”。
第一幕:协议起草 —— 多元共治的 “磨合同心”
《混沌本源协议》的起草,没有 “执笔方”,只有 “十二界域联合起草小组”,小组下设 “条款商议组”“争议调解组”“民生适配组”,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多元声音参与,仅 “本源开发限额” 一条,便历经三天讨论,最终达成让所有界域信服的共识。
1. 争议化解:从 “分歧” 到 “共赢”
核心争议:本源开发限额如何定?
最初,灵植界提议 “按界域面积定限额”(面积越大,限额越高),立刻遭荒芜界、灵雾界等弱势界域反对 —— 芜禾直言:“荒芜界面积是灵植界的 1.5 倍,可本源浓度不足灵植界的 1/3,按面积定限额,我们要么开发不足(浪费额度),要么过度开发(损伤本源),这不公平。”
调解组没有强行拍板,而是让机械界工程师用 “本源承载模型” 模拟:输入各界域的本源浓度、生灵数量、民生需求后,模型自动生成 “动态限额公式”—— 限额 =(本源浓度 × 界域宜居面积)×1.2(民生系数)-(已储备本源 ×0.8),既保障核心界域的发展需求,又避免弱势界域 “被限额绑架”。
最终公式全票通过,灵植圣主笑着说:“这不是‘谁让着谁’,是‘科学适配’—— 多元的规则,就该这样,让数据说话,让公平落地。”
隐性争议:待准入界域的 “话语权”?
云泽界域、霜焰界域作为观察员,虽无表决权,却提出 “本源监测数据共享” 的需求 —— 担心正式准入后,因不掌握历史数据而 “被动适配”。商议组经讨论,在协议中新增 “观察员权益条款”:待准入界域可提前接入共同体监测中枢,查看近五年的本源数据,参与条款修订的 “意见征询”,为正式准入积累基础。
云泽界域代表握着条款页,激动地说:“这让我们看到,多元的‘共同体’不是‘闭环圈子’,是‘开放家庭’—— 我们还没进门,就已被当成家人。”
2. 条款设计:细节里的 “共生温度”
协议的每一条款,都透着对 “多元差异” 的尊重与对 “民生根本” 的关注,而非冰冷的规则:
本源开发条款:禁止 “纯商业开发”(如将本源能量转化为商品售卖),允许 “民生开发”(如培育跨域生命、建设灵脉通道),开发项目需提前公示 “民生效益报告”,经 70% 界域同意方可启动;
资源分配条款:在 “共享池” 基础上,设立 “应急储备账户”,账户资金仅用于 “极端危机”(如全域本源流失),由弱势界域代表轮流监管,核心界域无权单独支取;
新界域融入条款:正式准入前,需完成 “本源适配考核”(由结对界域协助),考核通过后可获得 “三年过渡期”—— 过渡期内,本源开发限额上浮 20%,共享池资源优先支取,帮助快速融入;
违约追责条款:违约分 “轻微”(如延迟提交监测数据)、“中度”(如超限额开发)、“严重”(如破坏其他界域本源),对应处罚为 “公开致歉”“暂停共享池权限”“共同体帮扶整改”,而非 “武力制裁”,核心是 “纠错” 而非 “惩罚”。
“最好的规则,是让每个界域都觉得‘这是为我好,也是为大家好’。” 苏清月看着条款中的 “民生效益报告” 要求,补充道,“本源开发的根本目的是‘滋养生命’,若脱离这个目的,再合理的限额也失去意义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