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深秋,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新刑侦技术实验室里,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崭新的仪器上,折射出冷冽的光。林砚指尖抚过刚调试好的指纹比对仪,金属外壳的冰凉触感让他心头泛起一阵感慨——从1985年穿越而来,整整五年,他终于把现代刑侦的“火种”,种在了这个缺技术、少设备的年代。
“林队,省厅送来的指纹样本已经录入系统了!”技术组的小王兴奋地喊道,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。
林砚转过身,苏晓正站在一旁整理物证袋,白大褂衬得她眉眼愈发清丽。她手里拿着的,是十年前“百货大楼黄金失窃案”的遗留物证——一枚模糊印在玻璃柜门上的指纹。这起悬案当年轰动全市,盗贼在深夜撬开百货大楼的金库,偷走价值五十万元的黄金首饰,现场只留下这枚残缺的指纹和半个布鞋印,因技术有限,一直未能告破。
“启动比对程序。”林砚语气沉稳,目光落在屏幕上。实验室里静得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嗡鸣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这是新实验室建成后,首次挑战十年悬案,成败不仅关乎案件本身,更关乎现代刑侦技术在这个时代的认可度。
十分钟后,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红色的匹配标识,伴随着“嘀”的一声轻响。
“对上了!林队,匹配度99.8%!”小王猛地站起来,声音都在发颤,“嫌疑人叫陈老三,有盗窃前科,1980年因盗窃供销社被判过三年刑!”
林砚眼底瞬间亮起锐光,五年的坚守终于有了最直接的回报。他一把抓起桌上的档案夹:“苏晓,带物证袋,我们去核实;李队,通知兄弟们,立刻排查陈老三的下落,重点查他近十年的活动轨迹和银行流水!”
“明白!”众人立刻行动起来,实验室里瞬间恢复了忙碌的气息。
苏晓拿着指纹样本和比对报告,快步跟上林砚:“没想到新设备这么给力,这枚指纹当年被认定为‘无效痕迹’,现在居然成了铁证。”
“不是设备给力,是我们终于有了保存和提取的条件。”林砚边走边说,“当年现场勘查技术落后,指纹附着在玻璃上,被氧化和灰尘破坏,现在有了专业的痕迹固定剂和比对系统,才能让这枚‘死指纹’活过来。”
两人驱车前往市档案馆,调取陈老三的前科档案。1980年的档案袋已经泛黄,里面只有一张纸质卷宗和几张黑白照片。照片上的陈老三三十出头,眼神阴鸷,左眉角有一道明显的疤痕。卷宗显示,他出狱后就离开了南州,去向不明。
“十年时间,他很可能改头换面了。”苏晓看着照片,眉头微蹙,“而且当年的布鞋印没有留下更多线索,现在只靠指纹,怎么确定他就是当年的盗贼?”
“指纹是铁证,但我们还需要佐证。”林砚翻看着卷宗,“你看,他当年盗窃供销社时,也是撬开了保险柜,作案手法和百货大楼失窃案高度相似,都是‘技术开锁+精准定位’,说明他对防盗设备有一定了解。”
正说着,林砚的传呼机突然响了,是李建国发来的消息:“陈老三在邻市开了家五金店,名叫‘诚信五金’,我们已经联系当地警方协助监控!”
“走,去邻市!”林砚立刻起身,将档案袋收好,“五金店老板,刚好能接触到开锁工具和防盗设备,这就对上了!”
警车在国道上疾驰,窗外的白杨树飞快后退。林砚靠在副驾驶座上,脑海里梳理着案情:1980年陈老三出狱,1985年百货大楼失窃,时间线吻合;他有盗窃前科,且作案手法一致;指纹完美匹配,再加上五金店老板的身份,种种线索都指向他就是当年的黄金大盗。
三个小时后,警车抵达邻市。当地警方早已在“诚信五金”店附近布控。林砚和苏晓换上便装,假装顾客走进店里。
店里摆满了各类五金配件,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蹲在柜台后修锁,左眉角的疤痕在灯光下格外显眼——正是改头换面的陈老三。
“老板,买把防盗锁。”林砚走到柜台前,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。
陈老三抬起头,眼神闪过一丝警惕,但很快掩饰过去:“要哪种?家用的还是商用的?”他的声音沙哑,带着明显的刻意伪装。
“商用的,最好是防撬的。”林砚笑着说,手指不经意间划过柜台,“听说你这儿的锁质量最好,不少人都从南州专门过来买。”
听到“南州”两个字,陈老三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,握着螺丝刀的手紧了紧:“南州来的?我这儿都是小本生意,谈不上什么名气。”
苏晓在一旁假装看工具,悄悄用微型相机拍下了陈老三的侧脸和疤痕,同时注意到柜台角落放着一把老旧的开锁工具,样式和当年百货大楼失窃案现场留下的痕迹高度吻合。
“老板,这把工具挺特别的,能看看吗?”苏晓指着那把开锁工具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《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!
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