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说到,因楚将南反,沛公刘季遣使,以为言说,共盟反秦。陈平自咸阳出,亦有反间沛军。南越王允以助力。衡山王得觅密道。
斯年六月,借白马族便利,衡山王吴芮自镇汉中,遣部将梅鋗率军俩万,随行向导,偷越南山,闪击关中,巴蜀所亲善部落,集军三万有余,待之密道,以为后援。
其时自汉中至关中,有密道数条,苏角不敌衡山王兵力,撤退时守以关隘,阻其北上。然自白马处,有秦军未知小道,得以穿行。越族本善山行,有以向导,更为便捷,数日之间,已至关中。
南山虽险,然关内多有平原河流,无得遮挡,人口稠密,村庄密布,无得速行。有以咨询,梅鋗遣斥候向导,回转报信,引导后援援军,而后领军偷袭陈仓,有以补给,继而延渭水北东进,意在咸阳。
关中诸郡,本已数轮募兵,兵力不足,又逢农忙时间,无有防备,故数日之间,衡山王有以连克雍县,郿县,美阳,行程过半,咸阳再望。
另说西南诸族,集兵三万,得斥候通报,复穿行南山而至关中,接手陈仓及武功,固守其地,对阵苏角万余秦军。
苏角原本退守南山,万余秦军,分居三道,据山内险隘,以为拦阻,其所需补给,尽皆来自陈仓及武功诸县。数日之间,粮草未有输送,亦觉不妙,乃遣斥候回探,待闻关内城池失陷,亦为不安,不知敌人何至?遂遣使报警,另整军对战,并有以求援,以为辎重。
数日之间,有敌至关内,城池失陷之警讯,已传至咸阳。
秦皇扶苏得闻,大为震怒,其时六月,关中之地,农事丰收之时,所获所得,不唯关系关中黔首,亦关乎前线军粮。
自诸侯三国叛乱,巴蜀有失,江汉不再,秦国粮食产出,自然巨减。然自秦皇扶苏继位,数载征战,至今兵戈未息,粮草辎重,压力巨大。有鉴于此,重用东陵侯邵平,有以改良技术,有以修建水利,有以扩展关中种植,甚至前月,推行农技于北方,所为者,丰粮也。然因以时限,关中产出,自然为重。现今战起,苟有万一,无有收获,前线崩局,后果不堪设想。
有以焦灼,秦皇扶苏召重臣商议,定领军出战,平复安定事。因前线多处起战,今日居咸阳将领有以匮乏。除以郎中令袁圆镇守宫殿,中尉子婴主以京师屯兵,唯余身体有恙之太尉蒙恬及裨将涉间。涉间居咸阳期间,协助太尉蒙恬,代管京师屯兵训练事。
见秦皇有以焦灼,身体好转,复归朝堂之太尉蒙恬,乃出列安抚道:“吾皇勿优,今岁三月,自河东回调京师屯兵,经数月训练,现已可战。有此伍万精锐,当可平叛。”
秦皇扶苏略定,自继位以来,有以六年,郎中令之位,并未更替,自为心腹,不能远离。卫尉委以陇西侯李信,虽多有缺席,亦未变更,以示信任。
至于中尉,子婴以皇室而虚领,裨将常为代管。昔日有以王离,领京师屯兵北出平乱,数年不归,尽皆战没。而后复建,复遣河东备战。及至本次蒙恬以太尉令召回,复以精训。以此而言,可领军出征者,唯裨将涉间也。
太尉蒙恬见秦皇扶苏有以缓和,乃复言道:“今时得人关中者,唯汉中之地也。以此而言,苏角有以错漏,或不幸战败,衡山王北来。”
“衡山王所部,自函谷有事至今,战不及烈,不为精锐,以此而战,吾军尚有胜算,遑论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于吾,自无败理。”
“今日所虑者,何地作战也。以斥候来报,其兵峰已过美阳,若迎头痛击,一旦溃散,祸乱四野,其危更甚,不若待以咸阳,全数尽灭,不至流毒,亦利农事。”
闻得蒙恬如此言语,秦皇扶苏亦为大喜,问曰:“太尉有策,可全歼来敌?”
太尉蒙恬有以思索:“敌军进展迅速,其兵必骄,有速胜之思。以涉间率军前去,有以搦战,继而败退,或可增其自大,径直来袭,图以一锤定音。待得其时,以卫尉守城,中尉匿于外,内外夹击,并得功成。”
秦皇扶苏凝眉,问道:“以卫尉之数,恐守城不易。”
太尉蒙恬隐约有笑,言道:“当以不易为佳,若有可能,隐匿三分,更能骄纵敌军。”
秦皇扶苏得明其思路,然弄险之事,自不妥当,有以顾虑。
太尉蒙恬亦不再隐藏,直言道:“若兵有不足,吾皇当登城墙,激励内外士卒,奋勇杀敌。”
秦皇扶苏昔日亦曾监军上郡,数载不闻铁血,今日闻得太尉蒙恬之语,恍惚之间,军阵烈烈,复现眼前,慨然一笑:“如此之事,朕当为之。”
此事即定,太尉蒙恬召涉间前来,有以交待,面授机宜。涉间本为北军,任蒙恬属下多年,于其战略,多有熟悉。所谓败兵引敌之事,昔日用于匈奴,亦为常见,并不难做。至于京师屯兵,涉间自领军出守河东起,以北军之法,有以训练。数月之间,倒能令行禁止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黄粱一梦: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黄粱一梦:从春秋开始穿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