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:仙缘叩门,尘心难舍
时光荏苒,如白驹过隙,悄然无声间,煜霄和泠霜在花林村已是第五个春秋。
五年光阴,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,足以让那片饱经劫难、几乎化为焦土的土地,焕发出远超从前的勃勃生机。曾经的死寂与荒芜被彻底扫入历史的尘埃,取而代之的是一幅鲜活灵动、丰饶安宁的盛世田园画卷。
清河之水,早已洗尽铅华,不复往日墨色。它如今潺潺流淌,清澈得能一眼望见水下光滑的卵石与摇曳的水草。阳光洒落河面,碎金万点,耀人眼目。成群结队的鱼儿灵活地穿梭其中,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,小虾们则在浅水处的青石旁嬉戏玩闹,无所顾忌。这条母亲河,重新成为了滋养万物、欢歌不息的命脉。
两岸的田野,更是旧貌换新颜。土地变得异常肥沃,黑油油的泥土散发着特有的芬芳。每当夏秋之交,极目远眺,但见稻浪翻滚,如同铺展在大地上的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,沉甸甸的稻穗低垂,预示着又一次的丰收与富足。这丰收并非侥幸,而是年年如此,成为了花林村新的常态,仓廪殷实,户户有余粮。
村舍经过统一的规划与修葺,显得井然有序,白墙灰瓦,错落有致。每日清晨,鸡鸣声此起彼伏,唤醒了沉睡的村庄;黄昏时分,炊烟袅袅升起,伴随着家犬悠闲的吠叫,交织成一曲最动人心弦的田园牧歌。家家户户窗明几净,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安居乐业的满足与平和。
当年灾后亲手栽下的小树苗,如今已亭亭如盖,枝繁叶茂,投下片片清凉的绿荫。当年那些在废墟中惊恐啼哭、需要人呵护的稚童,如今已能奔跑着下地帮忙,或是提着篮子穿梭于田埂之间,或是牵着牛羊去河边饮水,清脆的笑语声洒满一路,他们是这片土地新生与希望最鲜活的证明。
而那座坐落于村东向阳山坡上的“五谷丰登守护庙”,历经五年风雨,香火不仅未曾衰减,反而愈发鼎盛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建筑的意义,成为了花林村乃至周边区域无可替代的信仰与精神中心。
每日前来上香祈福的村民络绎不绝,人们在此祈求风调雨顺,感念两位守护者带来的长久和平与安宁。其灵验与恩泽之名远播,甚至连周遭村镇的百姓,也会不辞辛苦,专程赶来,虔诚跪拜。他们不仅为自家祈福,更由衷地感念那两位如同神明般的存在——煜霄与泠霜,是他们的舍生忘死与坚定守护,才换来了这方圆百里的太平盛世,使得这片土地重现生机,甚至更胜往昔。庙宇的袅袅香烟,承载着无数人的祈愿与感恩,日夜不息,直上青云。
煜霄和泠霜,早已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他们不再是外来者,而是花林村的儿子和女儿,是村民们心中活着的“神仙”。
在这漫长的五年时光里,他们的日子过得平淡却又充实无比。煜霄的神力与这片土地的气息愈发相融,仿佛他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。他不再需要刻意去修炼,因为他的每一个举动、每一次呼吸,都能与天地产生共鸣。
他的神力所及之处,不仅是这片土地,甚至还能隐约覆盖到周边的山林。那些原本凶猛的野兽,在感受到他的气息后,都悄然隐匿起来,不敢轻易现身。而那些邪祟之物,更是在他的神力面前无所遁形,纷纷逃离这片区域。
与此同时,泠霜的本源伤势也早已痊愈。在这平凡生活的磨砺和村民们愿力的滋养下,她的心境修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她的心境变得更加沉稳、平和,对于天地法则的感悟也越发圆融通透,甚至超越了她在宗门闭关苦修时的境界。
他们似乎已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与凡人一同喜怒哀乐的生活。然而,他们并未忘记自身修行者的身份,也深知体内力量的非凡。平静之下,那关于飞升仙界的古老传说,以及自身已达瓶颈的修为,如同悬而未决的命题,始终萦绕心间。
这一日,天象骤变。
这并非是一场可怕的灾厄,而是一场祥瑞降临的盛景!就在正午时分,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洒下了亿万道七彩霞光,如同绚丽的彩虹一般,将整个花林村都笼罩在了这神秘而美丽的光芒之中。
祥云朵朵,自天际汇聚而来,宛如般轻盈飘逸。它们在半空中交织、翻滚,仿佛在跳着一场欢快的舞蹈。仙乐缥缈,似有似无,如天籁之音般萦绕在人们的耳畔,令人心旷神怡,陶醉其中。
这股祥瑞之气中蕴含着一种浩瀚、威严,但又不失温和的天地意志。它悄然降临,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,默默地注视着世间的一切。而这股天地意志的焦点,正是村中那座小院内的煜霄和泠霜。
村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奇景所惊动,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,走出家门,仰望天空。他们看到这如梦如幻的景象,不禁心生敬畏之情,纷纷跪拜在地,虔诚地祈祷着。有些人认为这是村中的庙宇显灵,是神灵对他们的眷顾和庇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岭南花林诡事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