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不宜迟,我们得去看看。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。一场风暴,似乎正在赤枫山方向酝酿。
“离火观?”泠霜心头猛地一跳,像是有根弦被猛地拨动。她立刻想到了母亲那本残破的笔记,其中确实提过这座古观。
笔记上说,离火观并非寻常道观,其建立之地乃是地脉离火汇聚之处,观中镇着一条千年离火灵,需以特殊的阵法和祭品方能压制。母亲曾言,离火狂暴,若镇压不住,便会焚山煮石,千里皆赤。
她一直以为这不过是母亲杜撰的传说,没想到竟真实存在,而且此刻正陷入火海。
猎户手心向上,递过来半片烧焦的铜钱旗。旗面本该是黄符纸,此刻却只剩下焦黑的铜钱和几缕碳化的布条,边缘处呈现出一种极其不规则的锯齿状,绝非火焰灼烧所能形成。
他声音带着恐惧,结结巴巴地说道:“火火里有东西……会动的铜人!我们几个想靠近看看,那些铜人突然就活了,还……还咬断了旗杆!”
焦旗上的铜钱,正是离火观常用的那种八卦铜钱,上面刻着“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”。
焦旗边缘那狰狞的锯齿状缺口,分明是被某种利齿用力撕咬、硬生生扯断的痕迹。这绝非人力所能为,更不像是普通火焰能造成的破坏。
就在这时,一直蹲在院中老槐树顶的雪狐,突然双耳竖起,碧绿的眼珠闪过一丝警惕。
它身形矫健如一道白影,从数丈高的树顶一跃而下,轻巧地落在地上,嘴里叼着一块还带着余温的青铜片,径直走到泠霜脚边,尾巴还骄傲地翘着。
那青铜片约莫巴掌大小,边缘同样有灼烧的痕迹,但中心处一个古老的“离”字却异常清晰,字体古朴苍劲,带着一股灼热之气,似乎还残留着火焰的余温。
“三叠钱离字堂!”煜霄瞳孔骤然一缩,失声低语。这是笔记中记载的离火观阵法的一部分,用来镇压地脉离火的关键物件!
他立刻蹲下身,一把将雪狐抱了起来,语气带着惊喜和难以置信:“小家伙,你什么时候学会捡东西了?这可是宝贝啊!”雪狐在他怀里挣扎了两下,似乎有些不情愿,但碧绿的眼珠却瞟了泠霜一眼,仿佛在邀功。
猎户们看得目瞪口呆,半晌才有人喃喃道:“这……这狐狸……通灵?”
泠霜也惊呆了,她知道雪狐机警,但没想到它竟然能从那危险的火场附近,准确无误地叼来如此重要的证物。
这块青铜片,加上那半面焦旗,已经足够说明问题——离火观绝非简单的失火,那里一定发生了远超想象的异变,而且,很可能与母亲笔记中记载的“地脉离火”有关。那传说中的狂暴力量,难道要冲破封印了吗?
话没说完,西南天际突然腾起一道赤红烟柱。烟柱在半空扭曲变形,最后竟凝成个巨大的铜钱图案,钱眼处还跳动着诡异的火焰。
“离火焚天令。”老村长胡子直颤,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,他伸出枯瘦的手指,哆哆嗦嗦地指向那块雪狐叼来的青铜片,上面那个离”字仿佛燃烧着幽冥之火。
“古书上说这是...”他声音卡在喉咙里,像是被什么堵住了,说不下去,但那惊恐的神色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“赤地千里的前兆。”泠霜的声音冷得像冰,她没有丝毫犹豫,已经麻利地收拾好了药囊,里面的药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她知道,那本母亲留下的笔记虽然残缺,但关于离火观的记载却异常详细,其中就提到了离火焚天令”的传说——那是地脉离火力量失控的象征,一旦出现,便是焚山煮石、赤地千里的灾厄。
“阿毛备马,二妞去地窖取寒玉粉!”她一边吩咐着跟来的猎户,一边已经迈步向院外走去。阿毛是村里最快的骑手,二妞则熟悉地窖里的各种应急物资。
寒玉粉是母亲留下的秘药,能暂时压制火焰和灼热之气,或许在离火观那种地方能派上用场。
然而,煜霄却快步上前,按住了她正要打开的药箱。他的眼神很认真,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坚决:“这次我先去。离火观是剑阁别院,理当由七剑传人处理。”
泠霜脚步一顿,回头看他。煜霄背上的青霄剑虽然被粗布裹着,但那股属于剑修的锐利和决绝,却丝毫未减。他解释道:“离火观虽然地处偏远,但名义上仍是剑阁的附属之地。
那里若真有离火失控,或是有什么剑阁的旧物被惊动,只有我们七剑传人,才能确保不使事态扩大,甚至失控。你一个医者,虽有寒玉粉,但深入火场太过危险,而且,你更需要在这里准备后手,救治可能受伤的人。”
他的话有道理。泠霜握紧了拳头,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。她明白煜霄的顾虑,也知道他作为剑阁传人的责任。可母亲笔记中的记载,那地脉离火的恐怖,让她心里始终悬着一块大石。
她看着煜霄,沉声道:“那半面焦旗,那些会动的铜人,还有雪狐叼来的这块令牌,都透着诡异。这绝不是简单的剑阁旧事,恐怕还有别的变数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岭南花林诡事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