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台的强光如探照灯般打亮中央,干冰烟雾在地面流淌,舞台中央那个白色身影便已牢牢攫住了全场数万道目光——浮士德初华。
然而,此刻让整个空间陷入一种凝滞、窒息般沉默的,并非她的姿态,而是她身上那难以置信的、如同战锤世界造物般的武装。
她的左肩斜挎着一把深色的电吉他,琴颈以一种熟悉的角度倚在她胸前,仿佛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延伸。
这本该是乐手的寻常姿态,但视线下移,她的双脚,正稳稳地踩踏在一个特制的、多踏板的电子琴控制器上。
右手而是紧握着一根鼓棒。那根鼓棒稳定地悬停在空中,尖端明确无误地指向舞台一侧,一套完整的架子鼓在灯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冷光。
而最前方,一支细长的站立式麦克风,如忠诚王的哨兵,精准地矗立在她的唇前,严阵以待。
一个人,三件乐器,还要唱歌。
这个念头在每一个看清这一幕的观众脑中轰然炸响。
“吉他…在肩上…脚在电子琴上…右手拿着鼓棒对着架子鼓…前面还有麦?!”
“她这是在开玩笑吗?”
“她这是要一个人打倒整个Mujica!”
“所以为什么没有贝斯?”
前排一个戴着背着贝斯的年轻人,几乎是下意识地喃喃出声,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困惑和一种被颠覆认知的眩晕感。
观众们嘴巴微张,眼睛瞪得溜圆,目光在初华的双脚、右手和肩膀之间来回扫视,仿佛在确认自己是否看花了眼。
“这…这怎么操作?” 无数乐迷觉得自己该少磕点叶子。
演奏好其中任何一样乐器需要的专注力和肢体协调性。
吉他需要在琴颈和琴弦上精细配合;架子鼓需要在多个打击面间高速、独立且精准地运动;电子琴脚控同样需要脚部精确的力度和节奏感。
更遑论还要同时稳定气息,控制声带发出动人的歌声。
这三者叠加,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一心多用,而是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般进行多线程并行处理,指挥肢体完成各自独立又相互协作的、近乎不可能的任务。
人们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:有纯粹的好奇,像在打量一个奇异的生物;有深深的怀疑,认为这或许只是个视觉噱头,她不可能真正同时驾驭;但更多的,是一种被强烈冲击后产生的、近乎本能的敬畏与震撼。
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。灯光炙烤着舞台,烟雾无声流淌。
观众们屏住呼吸,所有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个被乐器包围的身影上。
静默,是风暴前最惊心动魄的序曲。这蓄势待发的姿态,已然是一场非人技艺的无声宣告。
就在这由她自己亲手创造的、复杂精妙如星辰运转般的乐器中心,初华的唇靠近了麦克风。
气息轻吐,第一个音符流淌而出。
“那么,将构成我的一切
此刻全部献给你”
声音并非磅礴巨浪,而是清澈如泉,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脆弱感,却又奇异地穿透了所有观众,稳稳地悬浮于武道馆天花板之下。
这和之前Mujica乐队所表达的、炽热燃烧甚至带着占有欲的爱意截然不同。
她的歌声,是月光,而非烈火。
与此同时初华的左脚,精准如手术刀,踩下了电子琴踏板最左侧的开关。并非狂躁的轰鸣,而是一段低沉、悠扬、带着深邃回响的合成器音序悄然流淌而出。
这声音如同月夜下深海的暗涌,瞬间铺开了《My Dearest》那带着宿命感与温柔悲悯的底色。
“I’m yours(我是属于你的)”
几乎在这句话响起的同时,她的右手鼓棒如飞瀑奔腾,在吊镲边缘怒触,张狂而有序的颤音,如同流星坠入深潭,瞬间点亮了寂静的夜空。
紧接着,她的左手在吉他弦上苏醒,细腻如指尖芭蕾的分解。
清澈、晶莹的音符如同破碎的星光,精准地嵌入电子琴营造的深邃音流与鼓棒点出的节拍空隙中。
旋律线开始清晰浮现,带着一丝脆弱却无比坚定的温柔。
此刻,观众席上那些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,随即被更深的震撼取代——她真的在同时操作!
双脚在电子琴踏板上微妙地移动,控制着音色的明暗、效果的叠加;右手鼓棒在军鼓、通鼓、踩镲间灵动跳跃,敲击出狂暴的节奏,每一个轻重击、滚奏都严丝合缝地嵌入旋律与和声的框架;左手,则在吉他弦上编织着主旋律的灵魂,指尖的每一次勾、挑、揉弦,都饱含着情感。
三者并行不悖,相互缠绕又独立分明,构成了一幅精密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听觉织锦。
这已不仅仅是人类演奏,而是将大脑分割成数个独立的指挥中心,再通过肢体完美执行的神迹。
“呐,我能如此笑着
有生以来初次体会
想必我一定
是为了这一天
才走在遍布错误的路上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神经病正是成为王的理由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神经病正是成为王的理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