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万春率领的二十名“砺锋营”精锐,如同二十柄淬毒的匕首,悄无声息地刺入了剑南道与山南西道交界的莽莽群山。他们伪装成一支运送蜀锦的小型商队,车辙却比寻常商队深上几分,篷布下掩盖的,是精良的横刀、劲弩与轻便的皮甲。
苏瑾通过“隐刃”提供的路线图与情报,精准得令人发指。不仅标明了那股号称“黑山魈”的悍匪常出没的几处隘口,甚至连其位于深山老林中的巢穴——一处易守难攻的废弃獠人寨堡的布防弱点,都一一注明。
行动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展开。
没有战鼓,没有呐喊。只有山风掠过林梢的呜咽,和偶尔惊起的夜枭啼鸣。雷万春将二十人分成三组,一组正面佯动,吸引匪徒注意,两组凭借钩索与过人身手,从寨堡后方近乎垂直的崖壁攀援而上。
战斗爆发得短暂而激烈。当“砺锋营”的队员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寨堡核心区域时,大部分匪徒还在酗酒赌博。他们或许凶悍,但在经历了杜丰融合现代理念与唐代实战锤炼出的杀人技面前,显得笨拙而混乱。雷万春一马当先,手中特制的环首横刀每一次挥出,都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,必有一名匪徒溅血倒地。他牢记杜丰的交代,刻意留了几个活口,尤其是那个满脸虬髯、负隅顽抗的匪首“黑山魈”。
在将其一刀背砸晕之前,雷万春声如雷霆,确保周围几个被刻意留了性命的匪徒能听见:“尔等鼠辈,胆敢劫掠官粮,背后可是受了那姓王的都尉指使?!”
他并未明指是崔圆,而是点了王都尉的名——此人正是崔圆心腹,宴席上提议比武的那位。留下这句似是而非的话,以及从匪首身上“搜出”的几封语焉不详、但落款处隐隐与王都尉相关的密信(自然是苏瑾提前伪造好的),雷万春便下令焚毁寨堡,带着俘虏和缴获的大量粮食、兵械,迅速撤离,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。
数日后,当一支官军“姗姗来迟”时,只看到化为焦土的寨堡和满地狼藉。几乎同时,“黑山魈”匪帮被神秘商队护卫全歼,以及其可能与节度使府某位都尉有染的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,在成都的市井巷陌间飞速传播。
……
节度使府内,崔圆脸色铁青,手中的官窑瓷杯被他捏得咯吱作响。王都尉跪在下面,汗出如浆,连连叩头辩解:“大帅明鉴!末将绝未与匪类勾结!定是那杜丰小儿,栽赃陷害!”
“栽赃陷害?” 崔圆将一份“隐刃”巧妙散播出去的“民间诉状”狠狠摔在王都尉面前,“那‘黑山魈’劫掠的粮队,有三分之一是供给‘行在’的!如今人赃并获(指匪巢缴获的官粮印记),流言四起,你让本帅如何向李侍郎交代?如何稳定民心?”
他心中又惊又怒。惊的是杜丰手下力量竟如此强悍精准,能在短时间内端掉一股连官军都感到棘手的悍匪;怒的是杜丰此举,不仅扫了他的颜面,更将了他一军。若严查,势必牵扯到自己麾下,动摇军心;若不查,则坐实了纵容乃至勾结匪类的罪名,正好给了“行在”和杜丰攻击的把柄。
“滚下去!闭门思过!” 崔圆烦躁地挥退王都尉,独自在厅中踱步。他发现自己似乎小瞧了那个少年。杜丰不仅有锋利的爪牙,更有玩弄人心、借势用力的手段。
就在这时,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。北方太原方向的紧急军情,终于以官方渠道,八百里加递传到了成都!
“报——!大帅,河北急报!史思明叛军八万,猛攻太原!李光弼大夫据城死守,形势危急!”
崔圆只觉得眼前一黑,踉跄一步扶住案几才站稳。太原若失,天下震动!相比起来,蜀中这点勾心斗角,顿时显得无足轻重了。他立刻意识到,在此等国难当头之际,成都绝不能乱,剑南道必须稳定!而杜丰和他那支能打仗的“砺锋营”,此刻反而成了需要笼络和倚重的对象……
……
杜丰小院。
雷万春凯旋而归,不仅带回了大量急需的物资,更带来了匪巢被毁、流言四起的消息。苏瑾抚须微笑:“公子,崔圆此刻,想必是焦头烂额了。太原军情一到,他更不敢在此时与我们彻底撕破脸。”
杜丰点了点头,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。他的心思,更多系于北方。“凌姑娘和‘纸鸢’队,有消息传回吗?”
苏瑾摇头:“尚未。山高路远,险阻重重,需耐心等待。”
正说着,柳明澜从院外匆匆进来,身后跟着两名工匠模样的人,手里捧着一叠微微泛黄却质地均匀的物事,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“杜郎,你看!” 柳明澜将那样事物递到杜丰面前。
杜丰接过,入手只觉细腻柔韧,颜色虽不及现代白纸,却远比当下常见的麻纸、藤纸要白皙平整得多。他轻轻一抖,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声,韧性极佳。
“这是……用竹、楮皮,按你提点的‘石灰沤浸、流水漂絮’之法,反复试验造出的新纸!” 柳明澜语带欣喜,“虽不及你所言那般雪白,但胜在质地均匀,韧性足,吸墨性好,且成本远比贡纸低廉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乃翁,大唐中兴了!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乃翁,大唐中兴了!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