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的春夜,中央医疗站的实验室却灯火通明。林闻溪和团队正在分析从山洞带回的样本,空气里弥漫着化学试剂的味道和一种紧张的寂静。
金属箱里的物品被小心翼翼地取出,分类摆放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完整的实验记录,日文书写但配有大量图表和数据,即使不懂日语也能理解大半。
“看这个。”伊万诺夫指着一条曲线,“这种物质的毒性随时间变化,第七天达到峰值,然后突然下降。”
林闻溪凑近细看:“这解释了为什么伤口初期愈合正常,一周后才突然恶化。它在人体内有个激活过程。”
更令人震惊的是动物实验记录。兔子、猴子等动物被暴露在不同浓度的物质中,记录下的症状与他们看到的病例惊人相似:有的伤口不愈,有的过度愈合,有的出现全身多系统损害。
“这些日本人...简直是魔鬼!”顾静昭看着那些残酷的实验照片,声音颤抖。
林闻溪面色凝重:“更可怕的是,他们已经在做人体试验了。”记录显示,某些数据明显来自人类受试者。
样本分析工作连夜进行。那种未知物质被分离提纯,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美丽的晶体结构,却散发着死亡的气息。
“这种结构从未见过。”伊万诺夫困惑地说,“既不像已知的生物毒素,也不像化学毒剂。”
凌晨时分,一个意外发现打破了实验室的沉寂。年轻研究员小张在做光谱分析时,仪器突然显示异常峰值。
“教授,快来看!”小张惊呼,“这种物质在特定波长下有荧光反应!”
所有人围拢过来。果然,在紫外灯照射下,样本发出幽蓝的荧光,美丽而诡异。
“等等...”林闻溪突然想到什么,“把临床样本拿来做对比。”
从患者伤口提取的分泌物也被照射,发出同样的荧光!这意味着他们确实找到了元凶。
“我们可以用这个特性做快速检测!”顾静昭兴奋地说,“用简易紫外灯就能筛查疑似病例。”
但这个发现的意义远不止于此。进一步研究发现,荧光特性与物质的毒性直接相关——荧光越强,毒性越大。
“这可能是破解其作用机制的关键。”林闻溪连夜调整研究方向。
第三天,突破性进展出现了。在超高倍电子显微镜下(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珍贵设备),他们观察到这种物质能够与人体细胞特定受体结合,像钥匙插入锁孔一样精确。
“看这里!”林闻溪指着照片,“它结合后改变了受体构象,激活了异常的细胞内信号。”
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两种相反的表现:取决于结合的是促进愈合还是抑制愈合的受体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种物质似乎能够“选择”目标。它优先攻击快速分裂的细胞,如创面细胞、免疫细胞等,这解释了为什么患者全身症状轻微而局部表现严重。
“这是一种精准武器。”伊万诺夫感叹,“针对特定细胞类型,最大化局部伤害而最小化全身影响。”
基于这一认识,他们重新审视治疗方案。原来有效的清热解毒类药物,正是因为能够阻断这种结合过程。
“我们需要找到最有效的阻断剂。”林闻溪组织大规模筛选实验。
团队成员日夜不停地测试各种药物和配方。中药方剂、西药化合物、甚至民间偏方,都被拿来测试。
第四天深夜,当大多数人已经筋疲力尽时,一个意外发现让所有人震惊。
研究员小李在测试黄连提取物时,不小心将浓度调高了十倍。结果令人惊讶:高浓度黄连提取物不仅阻断了那种物质的毒性作用,甚至似乎“逆转”了它的效应!
“这不可能!”伊万诺夫第一反应是实验错误,“重新测试!”
重复实验证实了这一发现。在高浓度黄连提取物作用下,原本被抑制愈合的伤口开始加速愈合,过度愈合的则恢复正常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阻断,而是功能拮抗!”林闻溪激动地说,“黄连中的某种成分能够逆转那种物质的效应!”
进一步分离纯化后,他们找到了关键成分——一种新型生物碱,命名为“延胡索碱A”,以纪念这个发现的地方。
机制研究表明,延胡索碱A能够与那种物质竞争同一受体,但结合后产生相反效应,就像是把歪掉的钥匙重新掰正。
“我们找到了解药!”实验室爆发出欢呼声。
但林闻溪保持冷静:“还需要临床验证。而且,这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作用的逆转,我们需要预防性措施。”
基于这一发现,他们开发出了两种制剂:一是治疗用的高浓度延胡索碱膏,直接用于异常伤口;二是预防用的低浓度延胡索碱液,用于可能暴露的人群。
首批试用的是那些顽固性伤口患者。效果令人振奋:用药后24小时内,伤口渗出减少,颜色转红,开始出现新鲜肉芽组织。
“太神奇了!”负责换药的护士惊叹,“这个伤员伤口一个月没变化,用药三天就开始愈合了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针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