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,来自那些被美滋养过的心灵和被艺术点亮的灵魂。”刘子洋一拳砸向灭美者的胸口,青铜徽章的光芒顺着拳头涌入对方体内,灭美者发出一声惨叫,身体像被强光照射的黑暗,冒出灰黑色的烟雾。“美不是虚幻,是心灵的阳光;艺术不是无用,是文明的灵魂。没有了美,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;没有了艺术,文明就会失去色彩和活力;没有了对美的追求,人类就会沦为只会生存的野兽——这些,你永远不会懂。”
趁着灭美者被光芒束缚的瞬间,赵虎的激光束终于切开了金属核心。核心碎裂的瞬间,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,化作无数灰黑色的碎片消散在空气中,像被阳光驱散的墨点。艺韵堂内的晦美雾迅速退去,被摔碎的艺术品碎片在地上微微颤动,似乎想要重新拼接;被砸坏的“知音琴”琴弦发出微弱的共鸣,像在呼唤美的回归;“审美碑”的碎片在地上排列出模糊的轮廓,像是在诉说美的力量。
灭美者看着逐渐恢复的审美光芒,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,身体化作一缕黑烟,撞破艺韵堂的窗户逃向远方。“他跑了,但‘晦美雾’的残留至少需要72小时才能完全消散。”赵虎跑到窗边,看着黑影消失的方向,“乡内的审美感知虽然在回升,但很多人还是对美反应迟钝,像刚从黑白世界里出来,还不适应色彩。”
刘子洋捡起地上的忆韵饼,饼上用芝麻镶嵌的“韵”字虽然有些模糊,却透着股优雅的气息。“没关系。”他将一块饼递给一个还在揉眼睛的乡民,“审美感知就像眼睛,久不见色彩会适应黑暗,重新见到光就会慢慢恢复。只要有人先拾起画笔,有人先弹奏乐曲,有人先赞美一朵花的美丽,就像先打开一扇窗,让阳光照进来,慢慢就能让整个乡重新充满美——这种‘复韵效应’,是对抗审美感知钝化的最强力量。”
宋悦薇的检测仪显示,艺韵乡的“审美感知指数”开始缓慢回升,从1%升到了9%,虽然离正常的90%还有很大差距,但上升的趋势很稳定。“晦美核心被摧毁后,审美钝化波的强度下降了98%,但已经造成的审美麻木需要时间修复。”她调出一组乡民的行为画面,“你看,已经有人开始清理被涂鸦的艺术品了,虽然还在嘀咕‘弄干净了又能怎样’,但手上的动作却很认真。”
苏清颜把剩下的忆韵汤分给乡内的乡民,饮过汤的人,脸上的麻木渐渐褪去,有人把踩烂的花朵残骸收集起来,说“其实挺好看的”;有人把换回的优美乐曲调大了音量,说“听着心里舒服”;那个打孩子的父亲,把孩子的画捡起来,用橡皮擦掉上面的污渍,说“画得还行,以后别乱涂了,爸给你买好纸”。
刘子洋站在艺韵堂的门口,看着艺韵乡的色彩逐渐恢复鲜艳,听着乡内逐渐响起的优美旋律和对美的赞叹,感受着空气中重新弥漫的艺术气息和审美愉悦。他知道,灭美者虽然被击退,但熵组织的破坏从未停止。他们破坏信任诚信,是为了让人失去合作基础;破坏责任担当,是为了让人无人负责;破坏审美感知,是为了让人失去精神滋养,最终在粗鄙和丑陋中堕落——这些看似不同的手段,都在试图将人类文明拖入缺乏美感、没有灵魂、只有物质欲望的深渊,让世界变成一片丑陋不堪、毫无生气的荒原。
夜风穿过艺韵堂的窗户,带来乡内灵韵泉的清香和花香。刘子洋低头看着手里的青铜灯碎片,上面的“韵”字虽然还有些模糊,却已经能看出笔画的优美。他把碎片交给赶来的老画师韵伯,“重新打磨一下,它还能照亮审美的路。”
韵伯接过碎片,紧紧攥在手里,像是握住了整个乡的灵魂。“我会的。”他的声音带着沙哑,却透着一股久违的坚定,“我要重新编写《艺韵录》,从最简单的分辨色彩、欣赏花草开始,一页一页地画,一段一段地写,让后生们看着——美不是矫情,是生活的调味剂;艺术不是无用,是灵魂的栖息地;对美的追求不是浪费,是文明的升华。就算审美感知被钝化过,也能重新敏锐;就算艺术被践踏过,也能重新绽放。”
艺韵乡的第一缕晨光,照在重新整理好的艺韵堂里。几个早起的画师正在拼接被摔碎的艺术品,有人小心翼翼地用特殊溶剂擦拭“审美碑”上的污渍,动作虽然缓慢,却异常认真。阳光透过窗棂,照在碑上,反射出淡淡的光晕,像一颗被重新唤醒的审美之心。
刘子洋走到乡口的艺韵牌坊前,看着乡民们正在修复被凿坏的浮雕,一个孩子拿着画笔,在修复好的部分重新描绘琴弦、棋盘、书卷和画笔,虽然技法稚嫩,却透着股对美的向往。宋悦薇的全息影像调出艺韵乡的“审美感知指数”曲线,曲线从最低点的1%缓慢回升到了15%,虽然依旧陡峭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上升趋势。
“老板,检测到灭美者留下的异常信号。”宋悦薇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,“他在逃跑前,向熵组织发送了一组数据,似乎在定位……全球所有的‘审美锚点’——那些支撑着人类审美感知的艺术博物馆、自然奇观、文化遗产、艺术教育体系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文明微光: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文明微光:刘子洋的守夜之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