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勇亲王府成太妃薨逝的消息传到了宫中,听着报丧太监的叙述,胤禛沉默了。
尔后召来苏培盛写下一道圣旨,追封忠勇亲王之母戴佳氏为皇贵太妃,葬入先帝陵寝;皇贵妃钮祜禄氏奉旨主持丧仪;胤禛也在第二日亲临王府吊唁,以表哀思。
此举给足了淳亲王体面,各家王爷福晋和文武百官得知皇上都亲自登门致哀,也不敢怠慢,忠勇亲王府这几日门槛都快被踏平了,直至出殡葬入景山皇陵后才消停下来。
这边是忠勇亲王府的热闹,那边却是寿康宫的不痛快。
“皇帝怕是太抬举宜修了,给了她婆母那般体面,却是混忘了,哀家如今才是她正经婆母呢!”太后面色不悦。
“太后可是说气话呢,皇贵妃娘娘奉旨主持丧仪是代表皇家的重视,皇上亲至王府悼念,也是说明皇上念及手足之情,并非是抬举皇贵妃。”竹息瞧了瞧门外,关上门赶紧劝说道。
“这寿康宫全是哀家的人,如今哀家是太后,你这是操着哪门子心呢,小心翼翼了一辈子,如今熬出头了,还怕什么隔墙有耳吗?”太后冷笑道。
“太后,奴婢不是怕隔墙有耳,而是为着您的体面哪,您一口一个婆母,有心人听了去,又是一场风波,之前阿其那的事还不叫人心烦吗。”竹息叹气。
“你倒是越老越小心了,一辈子操心的命。”太后笑骂道。
“是是是,奴婢愿为太后操一辈子心,只愿太后顺遂便是。”竹息扶着太后坐下了,又递上一杯茶。
“成妃不过是先帝朝一介再平凡不过的庶妃,早年间是得宠,爬的也快,可自从他儿子残废了,你瞧先帝哪里看得上她?若不是太子护着,她和她儿子都不知道在哪犄角旮旯里窝着呢。还是后来淳郡王大婚才得以进封,不然凭恩宠,她连个妃位都挂不上,如今一死,倒是直接追封了皇贵太妃,皇帝还真是爱屋及乌啊。”放下茶盅,太后越想越气。
“可是您才是大清的太后啊,我朝唯一的皇太后,便是再如何追封,也越不过您去,您又何必生气呢。”竹息给她顺着气。
其实太后在生什么气,竹息太了解了。当年六阿哥胤秨夭折,正是德妃伤心的时候,先帝疼爱六阿哥,自然也伤心,可却也只是伤心了一会儿,六阿哥下葬不足十日,先帝便宠幸了当时还是常在的戴佳氏,这一宠,便是四妃都抛诸脑后了,连当年宜妃那般娇嗔明媚的美人,也落在了她后面,叫她先怀上了龙嗣。
主子当年是恨极了成贵人,只是瞧她从不恃宠生娇,又是个本分老实的,也叫人抓不住什么错处,后来瞧她生了个跛脚皇子,又淡出了争宠之列,便也没过多为难她。
“有此也可看得出来,宜修的心都扑在那边儿呢,你瞧瞧她何时这般孝顺过哀家?不说哀家是他正经婆母,便是....她也曾唤哀家一声姑母,倒还不如玉嫔孝顺,真是养不熟的白眼儿狼。”太后气的摇了摇头。
“太后母仪天下,想孝顺您的人多呢,只是您爱清净,她们这不是没机会嘛。”竹息笑着拿檀木锥子给她捶肩。
“咱们的人进展的如何了?学的可像样?”太后道。
“已经小有所成了,再过上一段时日,太后便可观其效。”竹息道。
“好,哀家就且让她再快活几日,等戏台子搭好了,可就等着你看这场好戏了,宜修。”太后笑道。
皇贵太妃下葬后,宜修便要回宫了,这几日的劳累与伤心,也叫她清瘦了不少。
“你是说,那个小宫女是主动接近的弘历?”宜修和弘曙坐于榻上叙话,身后的剪秋和绣夏给宜修收拾行李,预备回宫。
“儿子总觉得不对,那小宫女总是有意无意的观察弟弟,如果不是刻意盯着他,我也不会太在意,儿子后来暗中派人回了趟圆明园,假装和那日闹事的宫人们套近乎,得知那小宫女是特地在弟弟经过的地方假装被欺凌,这才找了借口求弟弟带她回宫来的。事后,她还一人塞了一锭二两的银子做封口费。儿子这才肯定她有问题,只不过她到底是为着什么接近的弟弟,儿子实在想不透彻。
如果是刻意的攀龙附凤,这钓鱼的线未免也拉的太长,弟弟还小,便是赐下试婚格格也得好几年后的事,到那时这小宫女都二十四五了,早已不在试婚格格的选择范围;若说是为着出人头地,倒也说得过去....”曙儿分析道。
“陪她演戏的有多少人?”宜修问。
“有五个,都是园子里的洒扫太监。”曙儿肯定道。
“五个....每人一出手就打赏了二两封口,这一下就是十两银子,圆明园日常没有主子,他们仅凭一个月几钱银子的俸禄,这十两是怎么来的?便是为了攀龙附凤也好,出人头地也罢,这代价也不是她一个浆洗宫女给得了的。”宜修道。
“那....便是她身后有主子,过来只是为了接近弟弟,监视弟弟的?”弘曙道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出阁前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出阁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