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蹄所过之处,袁军阵型土崩瓦解。先登死士的悍勇在绝对力量面前,犹如螳臂当车。五十万大军竟被十五万铁骑冲得七零八落,整个营寨陷入末日般的混乱。
鞠义正焦头烂额之际,先前被刘耕暗中安插在各路诸侯农兵中的暗桩突然发难。袁军大营内五十万大军竟有二十万当场易帜。
"天命当归大皇子刘耕!"
"吾辈当助殿下廓清四海,建千秋霸业!"
二十万农兵阵前倒戈,整个袁军大营顿时乱作一锅粥。转眼间,营内各处尽是刘耕的兵马。
"稳住阵脚!"
"不准溃逃!"
"列阵迎敌!"
鞠义"铮"地抽出佩剑怒喝,却仅有万余先登死士及零星士卒勉强集结。这位大将心中雪亮:此战已一败涂地,溃败速度远超预料。
"天意如此...撤!"
见大势已去,鞠义只得带着残部仓皇从侧门突围。主将既逃,余下士卒纷纷弃械跪降。
"乞降!"
"愿效忠大皇子!"
刘耕对被迫征召的汉军素来宽厚,但某些人却不在赦免之列。
"王师,甄别之事交予你了。"局势平定后,刘耕亲临大营,对身旁的王越嘱咐道:"务必揪出所有世家私兵与旗官。"
王越贵为剑圣,更是当世第一侠客,对这些暗藏的把戏了然于胸。
就在他带人甄别降兵之际,刘耕已下令全军休整。颜良、文丑诸将垂头丧气地跟着郭嘉走进营帐,早先阵前斩将的豪情早已荡然无存——那十五万玄甲铁骑如同铜墙铁壁,连他们这等猛将都生不出半分胜算。面对这等横扫千军的铁骑洪流,纵有百万雄师恐怕也难逃覆灭。想到此处,众人反倒释怀了几分。
眼下当务之急是整编降卒。经王越严查,袁军细作尽数落网。除鞠义带走的数万人外,营中还剩十五万袁绍残部。
当刘耕在袁绍大营休整时,败逃的鞠义已踉跄逃至邺城。
"主公!末将...败了!"鞠义面目灰败。五十万雄师竟一朝倾覆。
袁绍闻讯如遭雷击。老巢被占尚可忍,但五十万大军竟挡不住刘耕兵锋?他猛地喷出一口鲜血:"鞠义!我让你镇守大营,你就是这般回报的?!"得知仅剩数万残兵逃回,袁绍厉声喝道:"拖出去斩了!折我五十万大军,还有脸苟活?"
田丰、沮授急出劝谏,可这惊天败绩令袁绍全然听不进谏言。更讽刺的是,满堂文武竟无人为鞠义求情,足见其平日何等孤傲。须臾间,这位名将便身首异处。
血溅帅帐,袁绍颓然跌坐。如今只剩五十万兵马,并州未复,司隶又落入了吕布、马腾、韩遂三方之手。
短短数月光景,袁绍惊觉自己四世三公的威名竟如此不堪,接连丢失两处要地。其麾下大军更难以抗衡大皇子刘耕的虎狼之师。这位昔日霸主独坐帐中,百思不得其解——为何败局接踵而来?
当袁绍退回翼州休养生息之际,战败的噩耗已如野火燎原般传遍十三州。各路诸侯闻讯皆惊,虽料定刘耕必胜,却未料胜得这般摧枯拉朽。
"怎会败得如此迅疾?"
"袁本初竟这般不堪一击?"
"莫非四世三公尽是虚名?"
各方诸侯的探马如离弦之箭奔向翼州,誓要探明大皇子兵锋究竟锐利到何等地步。而此刻的吕布、马腾、韩遂三人正举杯相庆,袁绍既败,司隶之地便成了他们囊中之物。
幽州城内,荀彧抚掌大笑,手中竹简哗啦作响:"主公文韬武略,荡平宇内指日可待!"这位留守后方的王佐之才,正用新式纸张书写捷报,令信使快马加鞭传檄四方。城墙上海报翻飞,详述着刘耕的赫赫战功。
"主公但请放心!"荀彧望向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,眼中精光湛然:"臣必当竭心尽力,助主公成就千秋霸业!"说罢振袖提笔,在政务文书中落下遒劲字迹。
刘耕的领地内,首战击溃袁绍五十万大军的捷报被张贴在城中的布告栏上。
布告栏前很快聚集起闻讯赶来的百姓。
"快瞧!大皇子殿下的战报!"
"写的什么?谁给念念?"
聚集的百姓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人,只能望着布告干着急。
这时,一道颀长的身影从容走来。
"让本相来为诸位宣读主公的捷报。"
"是荀丞相!"
百姓们纷纷跪拜行礼。作为闻名天下的王佐之才,荀彧向来深受百姓爱戴。
荀彧站在布告前,意气风发地宣读刘耕大破袁绍军的战绩。
"大皇子殿下威武!"
"五十万大军就这么被打垮了?"
捷报传开,百姓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。很快,整个幽州城都沸腾起来,街头巷尾尽是载歌载舞的庆祝人群。
对刘耕治下的百姓而言,再没有什么比主公的捷报更令人振奋了。若要说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更欢喜的,那就只有刘耕一统九州、登基称帝的那一天了。
大捷传遍九州,刘耕麾下百姓欢腾庆贺之时,大皇子大破袁绍五十万大军的喜讯已随荀彧之令飞驰大汉十三州。
坊间巷议如沸:
"听说了吗?殿下将袁绍五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!"
"当真?"
"千真万确!我家表亲就在幽州当差......"
各州百姓交口相传间,方知大皇子神威至此。心念汉室者更是翘首以盼,恨不能明日就见玄甲军踏破本州城门。其中以扬州百姓渴盼最甚——自袁术盘踞以来,昔日鱼米之乡尽成炼狱。
"殿下何时能来?"
"求殿下救救扬州百姓!"
"杀了袁术反贼!"
这些泣血之呼皆被按在咽喉深处。此刻荆州南阳草庐内,书童捧着战报雀跃而入:
"先生!大皇子又传捷报!五十万大军都拦不住殿下脚步!"
竹榻上年少的主君接过绢书,眸光愈发明亮。忽而抚掌长笑:
"好!好!好!汉室当兴!"
茶香袅袅间,兵书竹简上的墨迹仿佛都鲜活起来。少年掸了掸衣袖,望向窗外的眼神满是希冀。而在千里之外的邺城军帐中,诸侯们正对着舆图争论不休:
喜欢三国:流放交州,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三国:流放交州,我靠帝国系统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