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这话半真半假,既点明自己可能“不祥”,又暗示搜查可能带来的风险,听得李嬷嬷和那几个太监心里直打鼓。他们本是来找特定东西的,可不想惹上什么邪祟或是晦气的病。
李嬷嬷眼神闪烁,迅速权衡利弊。太后已死,慈宁宫势力大不如前,她犯不着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“疑点”去硬碰皇帝眼下似乎颇为看重的这位沈答应,更何况还可能沾染上陵区的“不祥”。搜查本就是个幌子,找不到便算了。
想到这里,她脸上立刻又堆起那假笑,语气缓和了许多:“小主言重了,您凤体违和,奴才们岂敢再行打扰。既是御医嘱托静养,想必这屋里也不会有什么。奴才们大致看过,并无异常,这便告退了,您好生歇着。”
她说着,对那几个太监使了个眼色。太监们巴不得赶紧离开,立刻聚拢过来。
“那便不送嬷嬷了。”沈清辞虚弱地靠在软枕上,闭上眼睛,仿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李嬷嬷又草草福了一礼,带着人迅速退了出去,还“贴心”地关上了殿门。
听着脚步声远去,直至消失,沈清辞才猛地睁开眼睛,哪里还有半分虚弱之态,只有一片冰冷的后怕和锐利。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。
“小主……”云苓腿一软,差点瘫坐在地,声音都在发颤,“吓死奴婢了……她们、她们是不是来找……”
“闭嘴。”沈清辞低声喝止她,眼神警惕地扫了一眼殿门方向,示意隔墙有耳。她迅速起身,走到门边侧耳倾听片刻,确认外面无人,才快步回到榻前,从锦褥下摸出那个油布包,紧紧抱在怀里,心脏仍在怦怦直跳。
好险!若非急中生智,利用陵区之事营造诡异氛围加以恐吓,今日恐怕难以善了!
“云苓,”她压低声音,神色无比严肃,“今日之事,绝不可对外透露半个字。李嬷嬷她们虽暂时退去,但绝不会死心。恐怕……这永寿宫内外,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。”
云苓连忙点头,吓得用手捂住了嘴。
沈清辞抱着医案,走到室内光线最暗的角落,再次翻开。经过方才一遭,她更加确信这本医案的重要性。她必须尽快将里面所有可能关联的线索提取出来,尤其是母亲关于“影枢之令”的记载和那诡异的符号。
她让云苓守在门边,自己则就着窗外渐亮的天光,更加专注地翻阅起来。跳过那些熟悉的病例,她重点寻找母亲留下的所有暗语、符号、以及关于漪澜殿、冥苔、父亲异常、还有任何可能与“影”字相关的记录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,她的眉头越蹙越紧。母亲留下的信息破碎而隐晦,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联想才能拼凑。
忽然,她的目光在医案某一页的角落定住。那里有一行极其微小的、看似随手记下的药材名目,但其中两味药的写法用了极其古老的异体字,若非她自幼随母亲学医,根本不可能认出。
而那两味药,根据母亲另一处的批注推论,它们的药性结合后,产生的并非治疗作用,而是一种……极其特殊的追踪印记!只要沾染少许,在一定时间内,即使用特殊药水清洗,也会被另一种引药嗅出!
一个大胆的念头猛地窜入沈清辞脑海!
祖父沈元宗袖口那暗紫色的污渍……刘氏指尖的紫色粉尘……是否都可能沾染了这种追踪印记?母亲是否在暗中用这种方法,标记那些接触过冥苔核心之物的人?
如果真是这样……那本皮革典籍上沾染的污渍……那个古老扭曲的符号……是否也可能被母亲用类似方法处理过?
她猛地想起母亲在那张绘有“影枢之令”的纸笺上的备注——“彼身分化身之凭信?”。
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想逐渐成形:或许,“影主”并非单指一个人,而是一个借助冥苔邪力、可能拥有某种分身或替身的诡异存在?而那“影枢之令”,就是操控或识别这些“分身”的关键?母亲留下的追踪印记,或许就是找出这些“分身”的方法?
她被自己的猜想惊出了一身冷汗。
若真如此,那“影主”的势力恐怕早已渗透宫廷的方方面面,可能任何一个看似正常的人,都可能是被冥苔控制的“分身”!
就在她心神剧震之际,殿外忽然传来吴添禄那特有的、不高却极具穿透力的嗓音:“沈小主可在?陛下有旨意。”
沈清辞悚然一惊,第一时间将医案和那张纸笺再次藏好,迅速整理了一下仪容,示意云苓去开门。
吴添禄缓步进来,脸上依旧是那副恭谨无波的表情,手中并未捧旨,而是托着一个不大的紫檀木盒。
“给小主请安。”吴添禄行礼后,将木盒呈上,“陛下口谕,念小主身子不适,特许小主暂免近日一切晨昏定省与丧仪跪灵,安心静养。另,陛下寻得一支上好的老山参,赐予小主补身。陛下还说……让小主放宽心,宫中之事,自有陛下圣断。”
沈清辞心中一动,陛下此举,既是体贴,更是明确的保护信号,让她安心,也是在敲打某些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锦凰深宫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