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廷敬眉头微挑:“穆之?他确是最佳人选之一。执掌大理寺,明刑弼教,刚直之名朝野皆知。且他…不属任何派系,只忠于陛下和律法。” 他特意点出穆之的独立性,这也是皇帝最看重的一点。
“正是!”宋怀瑾点头,“穆之查案,抽丝剥茧,最擅从细微处见真章。科场舞弊,手段往往隐秘,非心思如发、意志如铁者不能胜任。且他兼着右佥都御史的衔,由都察院派他任此次春闱的**监督官**,名正言顺,权限足够。”
“陛下那里?”陈廷敬问。
“陛下对穆之的才干与忠诚,向来赏识。此事,本官已密奏陛下,陛下…首肯了。”宋怀瑾压低了声音。
陈廷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:“如此甚好。穆之坐镇,宵小之徒当有所忌惮。只是…”他话锋一转,“此次春闱,各方瞩目,太子殿下虽未明言,晋王那边也必然…暗流涌动。穆之此去,压力非同小可。都察院需给予全力支持,并确保其行使职权不受干扰。”
“这是自然!”宋怀瑾斩钉截铁,“都察院上下,当为穆之后盾!明日,便召穆之前来,颁下宪令!”
当都察院的宪令文书送达郡主府时,穆之正在书房内翻阅卷宗。听闻任命,他并无太多意外,只是眉宇间更添几分沉凝。
“监督官…”他放下文书,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。这个职位权力极大,可以巡视考场内外,调阅任何与科考相关的文书档案,盘查可疑人员,甚至有权在发现重大舞弊嫌疑时,直接奏报皇帝,暂停科考。是荣耀,更是千斤重担。
阿月端着一盏参茶进来,见他神色,轻声问:“可是有难事?”
穆之将文书递给她看,简略说明。
阿月看完,秀眉微蹙:“此职…如履薄冰。盯着的人太多。”
“嗯。”穆之接过茶盏,目光深邃,“陛下将此重任交予我,是信任,亦是考验。科场乃天下士子晋身之阶,亦是各方势力角力之所。此次国库风波刚过,各方都在寻找新的支点,春闱…便是最大的支点。舞弊之事,恐怕比往年更甚。”
他走到窗边,望着庭院中尚未发芽的枯枝:“宋总宪说得对,需铁面无私,雷厉风行。更要…心细如尘。任何蛛丝马迹,都可能牵动大局。”他想起了上元夜金水桥畔周海清那惊鸿一瞥的身影,以及那个匆匆离去的落寞书生,心中隐隐划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异样,但很快被眼前的巨大责任所覆盖。
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阿月问。
“先去都察院领受详细章程。”穆之转身,眼神已恢复锐利与坚定,“然后,闭门谢客。在春闱开始前,不见任何与科考有牵连之人。清点可用人手,梳理历年科场舞弊案卷,制定巡查预案…舞弊者,无非在试题、夹带、替考、誊录、关节几个环节下手。堵死每一个可能疏漏之处!”
几日后,周海清再次来到“墨香斋”。她精心挑选了几本崔修远信中提及的、或是她觉得他可能喜欢的经史典籍,准备让云袖悄悄送去他寄居的客栈。
正待付账时,旁边两位衣着体面的读书人低声议论传入耳中:
“…听说了吗?此次春闱的监督官定了!”
“哦?是谁?可别又是哪位勋贵挂名…”
“是那位‘铁面’穆大人!大理寺卿孤穆之!兼着都察院的衔儿呢!”
“是他?!这下可有好戏看了!这位爷可是油盐不进的主儿,当年查办户部那桩大案,连尚书家的公子都…啧啧,有他坐镇,那些想走歪门邪道的,怕是要寝食难安了!”
“是啊,据说陛下钦点,都察院全力支持。这春闱,怕是近十年来最严苛的一回了…”
“严点好!严点才显公平!寒窗十年,不就盼着个公道吗?”
周海清心中一动。穆之?那位上元夜在桥头护着清冷女子的年轻高官?她虽只远远一瞥,但对方那卓然的气度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“铁面”大理寺卿。由他监督科举…她下意识地为崔修远感到一丝担忧。寒门学子本就艰难,若考场再如此严苛…
她付了钱,抱着油纸包裹的书本走出书斋。刚出门,便见崔修远正从对面一家笔墨铺子走出来,似乎也是刚买完东西。
“周姑娘!”崔修远看到她,眼中立刻漾开惊喜的笑意,快步上前,温文尔雅地行礼,“真是巧遇。”
周海清脸颊微红,将手中的书抱紧了些:“崔公子。”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将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,“方才在书斋,听闻此次春闱的监督官已定下,是大理寺卿孤穆之大人…据说…极为严苛。”
崔修远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,眼中瞬间掠过一丝极快、极深的阴霾,如同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漩涡。但随即,他便恢复了那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模样,甚至带上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与坚毅:
“原来是孤大人…久闻其刚正之名。”他轻轻叹了口气,眉宇间郁色更浓,“严苛…亦是应当。国之抡才大典,本应公正严明。只是…苦了我等毫无根基的寒门学子,更需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了。”他看向周海清,眼神带着依赖与感激,“多谢姑娘告知。修远定当更加焚膏继晷,不负寒窗,亦不负…姑娘期许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《衣冠谋冢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!
喜欢衣冠谋冢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衣冠谋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