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华秋实,甜水院后院有棵灵枣树,去岁徐焕选了此地赁居之时,后院杂草丛生,枣树横枝乱发,多年未打理。
徐焕带领着姐妹们入住之后,稍作修剪,平日里施肥浇灌,不曾想,今年得了枣仙报恩,那红彤彤的枣果儿结了满树满枝。
“这枣儿真能多发,当初随意修剪之时,未曾想结得了这几箩子的果儿,也摘不完哩,届时给阿齐嫂子捎一捎,给齐东翁和张叔送一送,再给姐妹们分一分,只怕还得再卖一卖,方能拾掇完毕。”
徐焕拿着长杆子,一边打枣,一边回头对潘令宁和韩香说道。
潘令宁站在石桌旁,对着石桌上的几竹筐枣儿,抖着疏筛分类果实大小,大枣儿优先挑出,得送出去。
她筛得认真,闻言,头也不回答道:“付出总会有回报,平日里哪怕无心插柳,遇到报恩的,便得涌泉相报了!”
徐焕听闻,又回头笑了笑:“正似东家把国子监商机无私放与行会,看似做了傻子买卖,如今每日来甜水院登门拜访,寻求合作的络绎不绝,把东家当招财神仙了。以前那起子还总说东家是外乡来的年轻女郎,这会儿提也不敢提了,便是次月东家竞选行会行首,也未尝不可!”
潘令宁陡然想起了什么,手中动作一滞,若有所思。
徐焕又说道:“东家,开年之后,可有意再增设一家纸坊,以应对国子监商机?”
提及此处,潘令宁终于放下手中的枣儿,叹息一声:“原先是有这样一番打算,可是我听闻北方不太平,自青州之乱流民叛逃之后,十月起至今,北契国无视两国兄弟盟约,频繁南下打草谷,往时掠一掠、劫一劫也便过去了,如今他们居然屯兵边境,并且又重提那去岁正旦朝会中,未能得逞的增加岁输一事,也不知是何意。”
听出她言语中的忧虑,徐焕轻轻询问:“东家担心,若北方有战事,恐将影响生意?不过…这战事当真起得来?平日里,两国之间,也不是没有摩擦,也都是小打小闹,相安无事。”
徐焕生在太平年,承平日久,不轻易相信那战争突然降临。
潘令宁摇了摇头:“我又何止仅仅担心……影响了生意!”
如今崔题和卢公、太子等人重拾新政,恰似五年前,临逢天灾和战事。如此紧要关头,如此相似的背景,总让她心头突突直跳、惶恐和不安。
潘令宁又低声说道:“今年天象太怪,多灾多难,北方也不易,纵观历朝历代,每当冬日极寒之时,北方的游牧民族失了粮草,总要发动战事……”
韩香抱着竹篓,蹲在地上捡拾枣果儿,本只是安静听闻姐姐们的谈话,闻言,万分诧异地抬头,稚言稚语道:“当真会有战事么?”
稍顿片刻,她又自言自语道,“不过今年的确异象多发,大旱大涝,恐怕入冬还有大雪。听闻阿齐嫂子说,过两日,可能要下雪了,下雪前,咱们得把枣儿打下来。今年的雪,显然比去岁来得快,才入十一月头!”
“嗯,是该抓紧。阿香,待会儿你先把这篮枣果儿给阿齐嫂子送去。徐焕……”潘令宁看了徐焕一眼,待她回头,潘令宁又略作斟酌,才说道,
“你在甜水院门前贴个告示,便说我已不住在此处,让那些投机取巧,绕过行会登门拜访的同行们,别再寻上门,免得打扰了姐妹们休息!老槐巷本就不宽敞不宽敞,也别阻了邻里进出的路!”
“东家,你当真……不住在这儿?”
“我往文繁书铺雅间避住一阵子!”
如此一来,她和崔题有话商议,也更为便捷。
“姐姐,我和您住在书铺,也方便有个照应?”韩香自告奋勇。
“不必了。我只是在外小住,已是习惯了一人,阿香你且留在甜水院中,帮帮徐焕和其他姐妹!”
阿香看了徐焕一眼,徐焕对她含笑点头,阿香只好应道:“是!”
……
文繁书铺运转如常,便连国子监的生意也都有序推进,因北方的不太平,潘令宁不愿增设纸坊,而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书籍纸务需求,她只得改良设备。
潘令宁采纳了歙州来的纸博士的建议,效仿父亲当年,重金求技艺,谁若能改良印刷雕版,和刻字的技艺,一经试行成效有佳,便赏予分成或重金。
如此招纳之后,当真求来了一些技艺,其中还有来自书铺内的女工的投帖——书铺中有一名叫文葵的女子,平日里话语不多,默默无闻,却因这一次投帖一鸣惊人。
她投掷了“转轮排字法”的建议,令行业也为之大动。(注:转轮排字法乃元代时期发明)
“雕版印刷,从前朝死雕改为今日的活字印刷术,已有极大的改进,可是印刷加快,人工排版往往跟不上进度,亦或者忙中出错,排错频出。近日来,我重金招贤,收回的投掷建议,多从木活字工具入手,比如把木字改为泥字、铜字等,虽然提升了印刷品质,然而这时效却不见得有多大改进……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墨香策山河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墨香策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