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一辈的人除了这个也不图什么了。
海哥儿和周悦也觉得这四个字好。
看着众人殷切的目光,赵尧心里各种滋味,脸上却没露出来,依旧笑着点头:“二哥说得对,就写‘子孙昌盛’。”
赵大爷说要题字时,江若已经让人去找笔墨纸砚了,这会儿也拿来了。
赵尧走到桌前,深吸一口气,提起笔来。
他的字本就写得好,这会儿心里虽有波澜,笔下却依旧稳当,“子孙昌盛”四个大字落在纸上,笔力遒劲,透着股风骨。
赵砚他们围过来看后,又是一阵夸赞。
然而赵尧看着自己题的四个字,却觉得像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层枷锁。
新修缮的祠堂亮堂宽敞,刚写的子孙昌盛四个大字墨香萦绕,香炉里面的香火袅袅。
长辈们对他殷切期望。
小辈们奉他为榜样典范。
画地为牢,不过如此。
想着,赵尧扯着嘴角轻声笑了一下。
此时,赵岐的目光看向他与他对视。
谁也没注意到他们交换的眼神,一个藏着心事,一个带着了然。
祠堂一事了后,第二日,赵家在村里面大摆宴席庆祝。
席间,赵尧听了无数吹捧的好话。
遗憾的是酒没有多喝,他只喝了一杯,赵砚以他身体不好为理由,全帮他挡了。
赵砚看着他的目光是欣慰的、骄傲的,畅饮时,也是不尽的开怀。
摆完席后,赵尧没在家里面多待,便出发去州城了。
赵砚遗憾赵尧回来就待这几天,屋头都没有暖热。
江若说:“明年的春闱赶着呢,你让他留在家里面就是耽误他用功。”
赵砚撇了撇嘴。
江若笑着跟赵尧说:“你也别有负担,平常心对待就好,会师中与不中都好。”
“我知道,哥夫。”
“你怎么去州城?”赵砚问他。
赵尧说:“骑马。我就是骑马回来的。”
“骑这么久,你能行吗?”赵砚担心的问。
赵尧笑了笑,说:“大哥,我可是汉子,你怎么也把我当成身子较弱的哥儿了?”
赵砚没好气道:“你比起哥儿哪好了?前年家里面收稻,你休假回来帮忙,在地里面晒晕过去了你忘了?”
赵砚说起赵尧这件糗事来,大家都笑了。
不过,赵尧提前给徐故传信了,他会在县城等着他,所以不是他全程骑马回州城。
回家时,他已经试过了,骑马到底对他来说累了些。
既然他要走,海哥儿就给他烙了香喷喷的饼子,让他路上带着吃。
他烙的饼子吃着香,家里面人都爱吃,不过家里面有了下人后,海哥儿也很少下厨房了。
赵尧带着饼子走了。
他骑马到县城后跟徐故汇合,一块去州城了。
半个月没有回来,赵尧挺恍惚的。
他觉得村里面和州城离得明明这么远,却让他觉得仅是一墙之隔。
墙内繁华墙外质朴,两方天地,两种人生。
赵尧回来后,去书院看了看言冰,给他和暮时带了一些家里面的腊肉还有他哥夫做的羊肉酱,以及谷子让他给暮时带的牛肉干。
赵尧对师长一向恭敬,也真心感恩。
牛是重要的耕作牲畜,其数量影响国计民生,也被视为‘立国之本’,朝廷也命令禁止杀牛,哪怕是老死病死的牛,屠宰也要向衙门审批,违者判刑。
所以大家都不吃牛肉,也不敢食牛肉。
神山村偏远,朝廷的律法普及不到,再加上暮时本人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之人,他们村子里面会每年买一头牛杀了吃了。
谷子让赵尧给暮时带的牛肉干,是他们专门给暮时留的。
这东西稍有不慎被有心人知道,就是一个把柄,所以赵尧亲手交到了暮时的手中。
暮时从袋里面拿了一根,问赵尧:“你吃吗?”
赵尧忙摇头。
暮时顿觉得无趣,翀小子可是他给了,他直接就咬进嘴里面,吃完还舔舌头的。
赵尧从书院回家后,去找了封郎一趟,也给他带了一些村里面的吃食。
封郎新鲜的不得了。
封郎吃着东西,摇头叹息:“我这次果然没过。”
“没关系,还有下次。”赵尧勉励他。
封郎点了点头,心里面还是有些落寞。
看了封郎后,赵尧又跟几个要好的同窗聚了聚。
几位都是考中举人的人。
都说文人相轻,他们聚在一起,无非也是畅谈畅谈人生喝喝酒,顺便再抒发抒发内心的感慨。
在他们面前,可不是在家里面,有他大哥二哥事事护着,赵尧坐下没多久,就又被人灌醉了。
“赵尧,你这酒量可不行!”同窗笑话他。
赵尧俊美的脸上醉着两朵烧云,他酒酣后就是笑意也看起来迷离了。
几个同窗看着他醉笑,有一刹那,都快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,都要看呆了。
“赵兄,你可真是一个小妖精,哈哈!”同窗看着也醉了。
赵尧含含糊糊的说:“等我给自己扎两针,咱们继续,继续……喝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哥儿逃婚后,投亲路上觅良汉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哥儿逃婚后,投亲路上觅良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