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思雨脸上时,她做了一个决定:要去海边。这个念头来得突然,却异常强烈。她已经记不清上次看海是什么时候了,或许是半年前,或许是更久以前。那时候的她,还沉浸在与小吴的纠缠中,连海浪声都带着苦涩。
启程:驶向蔚蓝
思雨简单收拾了行李,在店门口挂上“临时休息”的牌子。上车后,她设置了导航目的地:连岛海滨浴场。车子驶出城区,驶上国道的那一刻,一种久违的自由感突然涌上心头。
国道两旁的风景确实如她听闻的那样美丽。苏北地区的秋色正浓,道路两旁的白杨树已经披上金装,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,收割后的田野裸露着肥沃的土壤,偶尔能看到几只白鹭在田间漫步。近几年来,这里的道路修缮得更加平整,沿途的村镇也焕然一新,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,展现着新农村的崭新面貌。
思雨摇下车窗,让清冽的秋风吹进车内。风中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,她深深呼吸,感觉胸腔中积压许久的郁结似乎正在慢慢消散。
连岛:初遇大海
到达连岛时已近中午。秋日的海滨游客稀少,思雨踩着细软的沙子走向海边。当那一望无际的蔚蓝映入眼帘时,她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停滞了一瞬。
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,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声响。思雨脱掉鞋子,赤脚走在微凉的沙滩上,每一步都留下清晰的脚印。她一直走到海水刚好能触及脚踝的地方才停下,任由冰凉的海水冲刷着双脚。
面对浩瀚的大海,思雨突然感到自己的烦恼是如此渺小。这一年来经历的种种——半月之久的牙痛折磨、对小吴的念念不忘、未来的迷茫不安——在无垠的大海面前,都显得微不足道。
她想起读书时候第一次看到海时的兴奋,那次也是在连岛苏马湾,虽然自己出生在东部沿海城市,可是像大部分江苏孩子一样,只有读大学才能第一次见到大海,那时的她每次心情不好,都会从学校坐公交来看海,那个时候的她相信世界上所有问题都能在海边找到答案。而现在,她需要的或许不是答案,而是一种释然,一种放过自己、放过她人。
在海一方:意外的领悟
第二天,思雨意犹未尽,又驱车前往附近的“在海一方”沙滩。这是一处免费开放的海滩,相比连岛更加宁静朴素,本地人会更多。
午后阳光温暖,思雨找了一处人少的角落坐下,看着海浪周而复始地拍打沙滩。她的思绪飘回了过去一年里的点点滴滴——每一次牙痛带来的提醒,每一个关于小吴的梦境,每一次群内风波后的疲惫。
“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困在过去的牢笼里?”这个问题的出现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讶。
海浪声仿佛在回应她的疑问,持续而平静。思雨闭上眼睛,开始有意识地回顾那些曾经让她痛苦不堪的瞬间。但奇怪的是,当她在海边重新回想这些事时,它们似乎失去了曾经尖锐的棱角。
她意识到,放下不是遗忘,而是不再让过去支配现在的自己。就像海浪冲刷沙滩,会抹去之前的痕迹,但沙滩依然存在,只是变成了不同的模样。
内心的对话
思雨从包里拿出日记本,开始写字。笔尖在纸面上滑动,记录着此刻的感悟:
“大海从不执着于哪一朵浪花,因为它知道还会有无数浪花接踵而至。我也应该学会不再执着于已经逝去的情感,因为生活还在继续,未来还有无限可能。”
写到这里,她停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写道:
“小吴曾经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篇章,但那一章已经结束了。反复翻阅已经完结的故事,只会让我错过正在书写的新篇章。”
“牙痛或许会伴随我一生,但它不应该成为我逃避新生活的借口。相反,它应该是一个提醒:珍惜当下,善待自己。”
写完这些,思雨感觉内心有什么东西悄然松动了。她撕下这几页纸,仔细折成纸船状,轻轻放入海水中。看着纸船随着海浪飘向远方,她感到一种象征性的释放。
黄昏时分的觉醒
夕阳西下,海面被染成金黄。思雨依然坐在沙滩上,看着天色渐晚。此时的海边几乎空无一人,只有海鸥的鸣叫和海浪的声音相伴。
她拿出手机,翻看之前拍下的菜园照片,又抬头望向眼前的大海,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:无论是经营咖啡馆、打理菜园,还是面对人际关系,都需要像大海一样,既有包容的深度,也有保持自我界限的智慧。
思雨拨通了林深的电话。当电话接通的瞬间,她平静地说:“我想我终于明白你说的创伤后成长是什么意思了。”
电话那头的林深轻声问:“是什么感觉?”
“就像退潮后的沙滩,”思雨望着眼前的海岸线,“伤痕还在,但它已经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。”
返程:新的视角
第三天清晨,思雨启程返回。回程的路上,她刻意放慢了车速,欣赏着沿途的风景。秋日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,暖洋洋的十分舒服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海盐味奶糖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海盐味奶糖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