错过了,就是错过了。
所以当机会出现时,如果没有抓住的话,那就怪不得别人了。
这样的事儿,同样也适用于周氏。
别看周瑜心中有想法,可在涉及整个家族利益时,其必然要对其从父周尚,即现任周氏家主讲出有利看法。
只有他们表态了,那曹昂才会有所动。
“近来卫将军府事务众多,学生虽想见见他们,但奈何有重担在身,不能有丝毫懈怠啊。”
“呵呵…”
听到这话,贾诩也笑了起来。
这才是他效忠主君该有的风采!!
越是在这个时候,就越是不能轻易表态。
眼下最该着急的,应该是有想法的他们。
“老师觉得先等一等,叫他们自己急起来,到时学生安排一些人,代表学生去见他们,这样如何?”
看着发笑的贾诩,曹昂向前探探身,嘴角微扬道:“如陆议去见周尚,周瑜去见陈登,顾雍去见……”
“甚善!”
不等曹昂把话讲完,贾诩就抚掌称赞。
“哈哈!!”
曹昂抚掌大笑起来。
一个个不是想学蔡瑁、蒯越他们敬献政治献金,以争取到自己的态度,可以啊,那这敬献的,就不能像蔡瑁、蒯越他们那样了。
一个个的态度怎样,则代表着自己的态度。
尽管曹昂不缺钱财,但不代表曹昂不会多要,毕竟有诸多事宜,是等着钱粮来支撑运转起来的。
当然更重要的,是除了这些身外物外,曹昂还想看看,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聪明人,去做些谯县曹氏想解决,但不便出面解决的。
比如在各州地方宗王入许一事。
或许这会使许都变得更混乱,朝局更扑朔,但与之相对的,却是在无形间削减了汉室宗亲的影响力。
当那些个宗王,还有侯,多数都汇聚于许都,这也代表着汉室在地方的根基,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削弱。
再者言,谁说汉室宗亲出身,就一定会愚忠于汉室?
其中难道就没有一些,会为了自身仕途或者别的,就转投到曹氏麾下吗?
要知道在曹操麾下,在曹昂身边,可是有汉室宗亲出身的才俊的,汉室宗亲是汉室政权下极特殊的存在,是不能简单以宗亲来论的。
曹昂所要做的,就是尽可能的将水给搅浑,继而使站在后面的曹操,能根据形势选择出手或别的。
这也引出了另一件事。
即曹昂在归许前,将曹氏、夏侯、丁家三族子弟分散在荆扬两州治下历练,这除了历练他们外,还有没有言明的一点,即增强曹氏在地方的影响力。
眼下是在荆扬两州,但随着他们展露出头角来,那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?
而三族子弟,可不止是眼下这些。
曹熊,曹据,曹宇这些异母弟,夏侯渊的四子夏侯威,五子夏侯荣……夏侯惇的三子夏侯子臧,四子夏侯子江……曹仁的子嗣曹楷、曹范……曹洪的子嗣曹馥……曹纯、夏侯廉、丁冲、丁斐他们的子嗣……
这些现在是还小,可等曹铄他们崭露头角,那他们不就刚好跟曹铄他们当初去宛县一样了?
再者言,曹昂的子嗣,也是在慢慢长大的。
对于家族而言,三五年,就会有不小的变化,特别是子嗣方面,而等到他们之中,一名名璞玉被雕琢出来,迈向曹操曹昂父子铺设好的路,他们的成就会小吗?他们的影响何尝不是对谯县曹氏的一种增持呢?
有最初跟随自己,且是自己养大的三族子弟在,曹昂就不惧怕三族其他子弟,一个个能有什么想法。
这就是曹昂的底气,而这个底气,是他在南阳坐镇时就有意缔造出的。
“公子,诩觉得兖州一事上,这个陈登或许能成为破局之人。”而在曹昂思绪万千之际,贾诩却提及另一件事。
“老师是觉得刘馥有问题?”
曹昂收敛心神,双眼微眯道。
“有没有问题,是要看行动的。”
贾诩皱眉道:“在丞相试行田租令,户调制的关键时刻,兖州的表现太含糊了,诩觉得这不好。”
“如此说来,这个陈登,学生是要见一见的。”
听到这话,曹昂眉头微蹙道。
贾诩点点头没有说话。
说起这个刘馥,曹昂是有些印象的,但对其印象,并不在于其本人,而在于其子刘弘,在他熟知的历史中,此人乃西晋名将,此人崛起的轨迹,一个是与司马炎少时相熟,一个是跟张华有关,也是这样,使其权柄在朝格外重。
而有趣的,是这个张华,乃是张良的十六世孙,范阳张氏出身,其能起势,离不开卢钦、刘放、阮籍等人造势,值得一提的,是卢钦乃名儒卢植之孙、曹魏司空卢毓之子。
而这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……
‘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。’
联想了很多的曹昂,这心中生出唏嘘与感慨,自来许都后,对于这句话曹昂是愈发的有感触了!!
世家累世公卿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其根系之深,远非一时权势可撼。即便如曹操这等雄才,亦需借势而行,可借势便意味着妥协与让步,长此以往势必是会出现各种问题的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我的父亲是曹操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我的父亲是曹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