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帝虽然身体虚弱,却圣谕谆切,神思不乱。盖圣性之涵餋有素,故始终之际一得其正。他晓得这恐怕是自个与刘健等人见得最后一面,因此哪怕身体越来越不舒服,却依旧不愿放众人离开。
在场的四位阁臣中,只有刘健是与他从始至终相伴的。二人虽然也有矛盾,以至于朝堂之上,内阁等人七年无法开口。甚至直到如今,弘治帝还要摆刘健等人一道,以便为太子将来争夺兵权打下基础。可另一方面,二人也算风雨同舟,一路走来,君臣感情最为深厚。
至于李东阳与谢迁,不过区区。弘治帝给过他们机会,可二人瞻前顾后,沽名钓誉,尚不如一黄口稚子“东宫聪明,但年尚幼。郑先生可常常请他出来读书,日后要辅导他做个好人……”
刘健拭泪的手一顿,余光扫了眼李东阳。
床尾的郑直哽咽道“东宫天资过人,日日苦读圣贤书。皇上不必过分操心,好生将养圣体才是正理。”
李东阳一边抹泪借以偷窥弘治帝,一边赞同的点头。
谢迁则立刻附和郑直“郑阁老所言极是,东宫天性睿智,近年尽勤学。望皇上宽心少虑,以膺万福。”
君臣相宜,直到傍晚,刘健等四人才退出东暖阁。
“今夜俺们四人都要留守皇城。”刘健一出乾清宫就直接道“没有旨意,都不得私自出城。”
郑直并没有吭声,毕竟眼瞅着弘治帝就要驾崩,他此时还和刘健硬顶,根本就是吃饱了撑的。
“听人讲郑阁老早就到了?”谢迁意味深长的问了一句。
“确实。”郑直难得的给出了明确答复。
“这么长功夫,郑阁老在做啥?”刘健见此,索性直接开口询问。
“这就不是刘首揆可以问的了。”郑直突然记起钟毅告诉他的‘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,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’。同时懂了当初第一次见到白石时,对方为何前恭后倨。
郑直确实要卖身,可倘若人家尚未开价他就上赶着,日后咋卖的上价。况且目下郑直有必须与三人拉开距离的理由,他还没有准备好本钱。若是被三个老贼缠住,那才真的会要了命。毕竟倘若大事抵定前,郑直依旧不能从刘健那里获得想要的承诺,单凭之前的恩怨,就能够让百官吃了他。至于啥五军断事官,哪个孙子愿意干就干,老子才不干呢。
刘健三人没吭声,继续往乾清门走。郑直皱刚要跟上,就瞅见时才请他入座的那位长随站在不远处。二人对视一眼,郑直转身向日精门走去。
刘健三人待到乾清门时才发现郑直没有跟着,回身就出了宫门。
此刻门外勋卫司已经全员戒备,司正朱麟赶忙凑了过来行礼“诸位中堂,卑职奉皇命带勋卫司看住乾清门,左右内门。”
刘健敷衍的点点头,径直走向景运门。谢迁虽然同样心不在焉,却还是给了个笑脸,跟着刘健走了出去。李东阳是朱麟姑丈,突兀的轻拍对方肩膀几下,转身也走了。
朱麟却浑不在意,扭头瞅瞅渐渐关闭的乾清门,不由咋舌,这郑直该不会成为顾命大臣吧?这前前后后,还不到一年,不到二十岁,真的是走了狗屎运。心中对母亲的决断更是佩服有加,郑家有好处,自然也要照顾姻亲了。
刘健三人出了景运门,就看到身着甲胄的广平大长公主驸马都尉樊凯迎过来行礼“诸位中堂,卑职得了旨意,严守皇城各处宫门。”
樊凯身后,筒道墙根下,一队顶盔掼甲的大汉将军分布左右。
“正好樊驸马在这。”刘健也不拖泥带水“通知各处瞅见郑阁老立刻……”
“立刻请郑阁老回文渊阁坐衙。”李东阳打断刘健的话。
刘健神情一窒,却没有纠正的意思。有些事能做不能讲,否则,今日他可以如此,明日旁人是否可以照猫画虎?始作俑者岂无后乎?况且刘健也没想着杀郑直,只是想和对方谈买卖,不要捣乱。毕竟司礼监换了不少人,他就算想勾兑也来不及,再者这也不是人臣之礼。
“卑职刚刚瞅见,郑中堂从这出来,已经直奔文渊阁了。”樊凯此刻记起郑直与他打招呼时那意味深长的目光,顿时有些不舒服。樊凯当时只道郑直依旧记恨自个去年不肯帮助对方弄到力士名额,如今才懂,这怕不是别有内情。
内阁三人对视一眼,很显然郑直那个莽夫欺负他们腿脚慢,绕道日精门从内左门出来跑到前边去了。
刘健道“如此樊驸马尽力值守就好。俺们有事,先走一步。”讲完大步向着文渊阁方向走去。
李东阳和谢迁这次也顾不上找补,直接跟了过去。郑直去文渊阁?怕不是去文华殿找太子吧?毕竟两处地方都在南边。
待三人出宝善门过文华桥来到文华门,却意外得知郑直并没有来此。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不免更加狐疑对方在哪?要做啥?
此刻郑直站在文渊阁后值房内,一边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外边的动静,一边在桌旁剪剪贴贴,写写画画。按理讲,过年期间,所有衙门封印内阁根本不签批题本,同时文渊阁也不会留存任何题本,偏偏此刻郑直面前就有一份题本。这份题本是去年郑墨交给他的,弘治六年八月朝廷赐死荆王朱见潚的题本原件。这上边不但有弘治帝朱批,还有司礼监‘典礼纪察司印’,内阁‘文渊阁银印’,刑科给事中‘抄发印’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