寅时的临安城还浸在墨色里,晨雾像冷纱裹着军营,只有几盏巡哨的灯笼在风里晃着微弱的光。囚车的木轮碾过冻土,发出 “吱呀 —— 吱呀” 的闷响,在寂静的营地里格外刺耳。李星群坐在囚车中,双手被粗麻绳绑着,手腕已勒出红痕,他却没去揉,只是望着车外掠过的营帐 —— 那是他前几日还和士兵们一起吃饭、商量重建事宜的地方,如今却要以 “罪臣” 的身份,悄无声息地离开。
杨延昭骑着马走在囚车旁,甲胄上沾着晨露,脸色比雾色还沉。他偶尔侧头看向囚车,眼神复杂得像拧在一起的绳 —— 是他亲手 “请” 李星群来帅帐,也是他看着亲兵绑了李星群,可此刻握着马鞭的手,却始终紧绷着。“星群,” 他忽然开口,声音压得极低,“到了京城,凡事忍一忍,我已给朝中老友写了信,会帮你周旋。”
李星群靠在囚车壁上,闻言只是扯了扯嘴角,带着几分自嘲:“老将军,我自诬纵兵抢掠,本想让朝廷放心,却没想到还是落得这般下场。忍?我一个现代人,哪能甘心被封建帝王拿捏?可柳珏和孩子们还在太原,我不能赌。” 这话他没说出口,只轻声道:“多谢老将军费心,我知道轻重。”
马蹄声渐远,囚车很快驶出军营,消失在晨雾深处。而营地里,天刚蒙蒙亮,士兵们就发现了不对劲 —— 往日里早早巡营的李星群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几个陌生的将领,正站在校场上清点人数。
“李大人呢?怎么换了人来管我们?” 一个老兵放下手里的锄头,皱着眉问身边的同伴。他前几日修流民房时伤了手,还是李星群亲自给了他一瓶金疮药,叮嘱他好好养伤。
“是啊!我昨天还见李大人在看重建图纸,怎么突然就不见了?” 另一个年轻士兵也凑过来,语气里满是疑惑。消息像野草般疯长,没一会儿,校场上就聚了上百个士兵,有人低声议论,有人面露愤怒,甚至有几个冲动的,已经攥紧了手里的长枪。
“都安静!” 杨文孝快步走上高台,他穿着轻甲,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,却努力挺直了脊梁,“大家别乱猜,李大人是被朝廷召回京城了 —— 他破城平叛有功,陛下要升他的官!等过些日子,他说不定还会回来,带着咱们继续守江南!”
“升官能不跟咱们说一声?” 有人质疑。
杨文孝心里发紧,却还是硬着头皮道:“朝廷的旨意来得急,李大人怕扰了大家休息,才连夜走的。不信你们看,李大人的东西都还在住处,没来得及收拾呢!” 他指了指不远处李星群的营帐,帐帘确实还好好挂着,只是没了往日的灯火。
士兵们虽还有疑虑,可看着杨文孝笃定的样子,又想起李星群平日待他们的好,渐渐安静下来。有人小声说:“要是升官能回来就好,我还想跟着李大人打方天定呢!” 议论声慢慢散去,士兵们重新拿起工具,只是脸上的笑意,却淡了不少。
而在帅帐附近的偏帐里,方泽和万林正围着李助,脸色都很难看。方泽是李星群从太原带出来的老部下,跟着他打了三年边军;万林则是在徐州会战中投降的,因作战勇猛被李星群提拔,两人都是李星群的嫡系,对他忠心耿耿。
“军师,您别瞒着我们了!” 方泽攥着拳头,声音里满是急切,“早上换的那些将领,连咱们杨家军的规矩都不懂,李大人肯定不是升官!到底出什么事了?”
李助坐在案前,手里捏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,叹了口气:“朝廷忌惮大人的功劳,怕他手握重兵,要召他进京问话。你们放心,我已问过杨老将军,朝廷只是想削了他的兵权,不会真的伤他 —— 至少现在不会。”
“问话?” 万林猛地一拍桌子,案上的茶杯都震得跳了跳,“这分明是软禁!军师,咱们现在就带亲兵去追!囚车走得慢,咱们伏击押送的车队,就说是遇到了盗贼,把大人救下来,然后一起逃去吕宋!”
“不行!” 李助立刻摇头,眼神锐利起来,“你以为朝廷没防备?杨老将军带了数百亲卫押送,周围说不定还有暗哨。咱们一动手,就坐实了‘谋逆’的罪名,到时候大人在京城,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!而且,大人要是想逃,昨天晚上就不会跟杨老将军走了 —— 他是在给我们争取时间。”
“争取时间?” 方泽愣了愣,“军师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大人知道朝廷会对他动手,也知道咱们这些人是他的软肋。” 李助压低声音,“他跟杨老将军走,是为了让朝廷放松警惕,好让咱们能顺利带着军队回太原。太原的工厂、柳夫人那边的商船,都需要人守着 —— 只要咱们还在,朝廷就不敢对大人下死手。”
方泽和万林对视一眼,眼里的急切渐渐褪去,多了几分凝重。万林咬牙道:“那咱们现在就走!留在这里,迟早要被朝廷的人拿捏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很平凡的一生吧?请大家收藏:(m.xtyxsw.org)很平凡的一生吧?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